文档详情

2007-2009心理学统考真题章节分类实验心理学.doc

发布:2016-05-23约3.0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2009心理学统考真题章节分类心 教学方法 ? 讲授式 启发式 平均分 学生类型 学优生 48.17 51.50 49.83 学困生 45.67 68.67 57.17 ?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教学方法 1040.17 1 1040.17 11.922 0.003 学生类型 322.67 1 322.67 3.698 0.068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580.17 1 580.17 6.649 0.018 误差 1745.00 20 87.25 ? ? 总和 3688.00 23 ? ? ? ? 实验设计二 表3?????????????????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 教学方法 ? 讲授式 启发式 平均分 学生类型 学优生 48.17 51.50 49.83 学困生 45.67 68.67 57.17 平均分 46.92 60.08 53.50 ?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被试间效应 ? 学生类型 322.67 1 322.67 0.442 0.151 误差(学生类型) 1322.33 10 133.23 ? ? 被室内效应 ? 教学方法 1040.17 1 1040.17 25.206 0.001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580.17 1 580.17 14.059 0.004 误差 412.67 10 41.27 ? ? [09]83.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 图A 图B 图C (三)反应时法 单选 [07] 38、库柏和谢柏特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A、0 B、90 C、180 D、270 45、斯腾伯格提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加法反应时法 B、减法反应时法 C、简单反应时法 D、选择反应时法 [08] 32.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RTBRTARTC B.RTCRTBRTA C.RTCRTARTB D.RTBRTCRTA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单选 [07] 42、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式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最小变化法 D、系列探索法 43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 A、-0.22 B、0.22 C、0.33 D、3.00 [08] 33.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 A.史蒂文斯 B.费希纳 C.韦伯 D.冯特 34.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增系列实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 ) A.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 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应值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 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 36.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 ) A.β增大,d’增大 B.β增大,d’不变C.β增大,d’减小 D.两者均不变 [09] 40.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 )。 A.对偶比较法B.差别阈限法C.数量估计法D.等级排列法 41.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 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 多选 [07] 73、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 A、习惯误差 B、疲劳误差 C、练习误差 D、空间误差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单选 [07] 39、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若要求被试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A、前者高于后者 B、前者低于后者 C、没有差异 D、无法判断 44、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A、真动知觉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