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 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5、?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6、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三)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消毒供应室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口罩.戴手套,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5、?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6、?去污区、敷料室、 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 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7、?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五) 消毒供应室仪器保养维修制度1、?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动机拆修。4、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5、?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半自动及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6、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七)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踪.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 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3、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 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 灭菌员等。4、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5、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6、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记录,并妥善存档。
7、立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消毒、灭菌物品数量与去向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须及时召回,并对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做相应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
(2)临床使用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后,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及时召回同批物品且寻找原因,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
3)定期收集或随时听取临床各科室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八) 消毒供应室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