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ppt

发布:2017-08-19约9.49千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理解: 1、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设置(《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图1) 经常账户: 货物:记录的是一国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其中进口记入借方,出口记入贷方。按IMF的规定,进出口均按FOB价计算。 服务 :内容十分繁杂,包括运输、旅游、通讯、金融、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各种其它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服务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记录上,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 收益 :记录因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收支。 职工报酬 投资报酬 经常转移 :又称“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即不需要等价交换或不要求偿还的经济交易。 政府的无偿转移 私人的无偿转移 储备资产: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SDR)、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外汇资产、其他债权 错误和遗漏账户: 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统计不完整、不准确,有的数据还来自估算,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虚报出口,走私等 ),平衡表实际上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这时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上述统计偏差,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国际收支的每笔交易都可以归入两类账户:反映商品、劳务进出口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的流动纳入“经常账户”;反映资产所有权流动的纳入“资本和金融账户”。这样,同一行为就在不同账户被记录了两次,从而较为完整与科学地反映出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具体内容: 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所有国际收支项目都可以分为资金来源项目(如出口)和资金运用项目(如进口)。 凡是有利于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运用减少的项目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资金运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的项目均记入借方。 ★资金流入记贷方,资金流出记借方(官方储备项目除外) 实例 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这一出口行为导致该企业海外银行存款的相应增加。 借:本国在外国银行的存款 100万美元 贷:商品出口 100万美元 2、甲国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这笔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账户中扣除。 借:服务进口 30万美元 贷:在外国银行的存款 30万美元 3、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 借:商品进口 1000万美元 贷:外国对甲国的直接投资 1000万美元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存款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商品出口 60万美元 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借:进口 50万美元 官方储备 25万美元 对外长期投资 75万美元 贷:海外投资利润收入 150万美元 6、甲国居民动用其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外国公司股票。 借: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在外国银行存款 40万美元 表1 六交易构成的国际收支账户 项 目 借方 贷方 差额 商品贸易 1000+50 100+60 -890 服务贸易 30 — -30 收 入 — 150 +150 经常转移 100 — -100 经常账户合计 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