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八中2016中考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doc

发布:2016-11-21约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八中2016中考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Ba 137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黑。 1.制陶可视为一项最早的化工生产活动。下列制造陶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开采陶土 B.筛选陶土 C.塑造成型 D.烧制陶器 2.肥皂水呈弱碱性,则肥皂水的pH可能是( ) A.9.5 B.7.0 C.5.6 D.1.2 3.蔗糖颗粒加入水中最终形成无色溶液,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4.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D.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 5.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研究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治疗疟疾的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含有11个氢分子 D.由42个原子构成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对下列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 A.铁导热性良好,可制铁锅 B.氢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石墨质软,可作电极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时正极得到氢气 B.饱和石灰水属于浓溶液 C.“汽水”应低温高压保存 D.软水一定是纯净物 8.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塑料的使用易导致“白色污染” C.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D.羊毛与涤纶可用灼烧法鉴别 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的化学性质由Y原子保持 B.反应前后X、Y的原子个数不变 C.丙属于化合物 D.甲、乙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10.“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垄断食盐销售而得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盐矿都是“盐巴”的重要来源 B.因人体代谢原因,每天需补充大量“盐巴” C.熬制“盐巴”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 D.“盐巴”可制取纯碱、烧碱等多种化工产品 11.2015年3月,首批石墨烯手机在渝发布。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材料。下列对该材料描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式可表示为C B.具有可燃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D.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12.汉代方士发明了原始火柴——“法烛”,它用送木条上涂硫磺制成,用于引燃其他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送木条是易燃物,硫磺是阻燃物 B.“法烛”燃烧会产生刺鼻气味 C.硫磺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D.吹灭“法烛”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3.实验室加热已预先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的朝向可以是(其他支出装置已略去)(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4.工业炼锰的反应为:8Al+3Mn3O49Mn+4Al2O3。对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铝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可用于工业生产,说明锰的市场价值高于铝 D.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5.下列实验目的能达到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和CO2 B.用氯化钡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C.用水鉴别NaCl和NH4NO3 D.用铁除去Zn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中量的关系是( ) A B C D A.一定量稀硫酸加水稀释 B.一定量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缓慢加入稀硫酸 D.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加热制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