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学校章程制定.doc

发布:2017-08-22约4.2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学校章程制定 李克让 宁波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 2015年5月 引子 (一)从全面深化改革说起 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2014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顶层设计,十八大是总纲领,三中全会与四中全会是姊妹篇。三中全会:改革对法治的全面呼唤;四中全会:法治为改革全面护航。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滚滚向前。(现在提法是“四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 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就从制度、改革、现代化三个维度,给出了撬动中国发展的“总支点”,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提升到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法治引领改革,法治推动改革。如何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改革,意味着除旧布新;法治,意味着秩序与稳定。中国式解法,就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 (二)谈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1、有关教育改革思路 教育领域改革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三个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大的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2014年7月4日,宁波市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16年,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基本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20年,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划、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基本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通过“推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活力、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行政管理”等五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内的12项改革项目来全面、整体、分类推进。 何以提“综合改革”?主要是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教育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切实要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来合力推进。 2、有关教育问题辨析 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不同于“教育中的问题”,它并非囊括了教育领域的全部问题,而是指产生在教育领域并且对众多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乃至对社会进步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教育改革要解决的一般都是这类问题。 A、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 教育的问题,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会有所表现;同样,社会问题也会在教育领域出现相应的表现。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出现在教育领域里的问题,看上去是个教育问题,实际却是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举例1】、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主要不是教育政策或教育教学方法的失误,而是教育领域以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失当。原因:1、人口政策、产业现代化和学历主义文化影响叠加,劳动力要求数量趋少而学历渐高,人多、就业岗位少,教育竞争压力大;2、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失业后少有生活保障;3、社会传统文化“唯有读书高、人上人”思想影响等。 此类问题,必须通过社会改革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仅仅依靠教育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即:学校不补课了,满街都是补习班;高考哪怕只考一门功课,仍然会压得教师和学生都喘不过气来;即便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大家还是要为争取上最好的学校而拼命。 又如职业教育问题,主要是对青年学生缺乏吸引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