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726-2021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docx
ICS81.040.01CCSN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726—2021代替GB/T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Glassware—Stressexaminationmethods
2021-08-20发布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Ⅰ
GB/T1572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5726—1995《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与GB/T15726—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将原标准“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修改为“结果计算”(见第8章,1995年版的第6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玻璃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5年首次发布为GB/T15726—199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GB/T15726—2021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样、仪器、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检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退火后的玻璃仪器内应力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起偏振片polarizer
一种光学装置,自然光通过该光学装置以后变成为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平面偏振光。注:起偏振片通常被放置于光源与被测试样之间,也称起偏镜。
3.2
检偏振片analyzer
一种光学装置,自然光通过该光学装置以后变成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平面偏振光。注:检偏振片通常被放置于观察者与被测试样之间,也称检偏镜或分析镜。
4原理
4.1通常玻璃为各向同性的均质体材料,当有内应力存在时,表现为各向异性,产生光的双折射现象。本方法使用偏光应力仪测量双折射光程差,并以单位厚度双折射光程差数值来表示产品内应力大小。
4.2同一品种玻璃应力光学常数是相同的,用单位厚度内双折射光程差数值表示其内应力大小。4.3本方法使用偏光应力仪测量双折射光程差,通过双折射光程差计算内应力大小。
5试样
5.1试样应为退火后未经其他试验的玻璃仪器制品。
5.2试样应预先在实验室内放置30min以上。
5.3检验时戴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试样。
6仪器
6.1在使用偏光元件和保护件进行观察时,光场边沿的亮度不小于120cd/m2。
2
GB/T15726—2021
6.2所采用的偏振元件应保证亮场时任何一点偏振度都不小于99%。
6.3偏振场不小于85mm。
6.4在起偏镜和检偏镜之间能分别置入565nm的全波片(灵敏色片)及四分之一波片。波片的慢轴与起偏镜的偏振平面成90°。
6.5检偏镜相对于起偏镜和全波片或四分之一波片旋转,并且有旋转角度的测量装置(度盘格值
为1°)。
6.6偏光应力仪精度≥3nm。
7试验步骤
7.1偏光应力仪环境要求
偏光应力仪应安装在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小于80%、光线较暗的环境中。7.2偏光应力仪零点调整
置入四分之一波片时,视场应最暗;全波片置入时视场应为紫红色。7.3双折射光程差的定性测量
置入全波片,将待测试样放入视场,观察干涉色。如仍为紫红色或只有轻微变化,说明试样的光程差很小;如果样品的某部位干涉色呈天蓝、绿或橙红、黄色,说明该部位双折射光程差值较大,可以判断该部位的内应力趋势。
7.4无色玻璃试样内应力定量试验方法
7.4.1无色玻璃样品底部或类似底部的测量
将四分之一波片置入视场,调整偏光应力仪零点,使之呈暗视场。把试样放入视场,从口部观察底部,这时视场中会出现暗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