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RP系统实施与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01约1.1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RP系统实施与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企业资源规划(ERP)是指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模块,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以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的规划、管理和控制。ERP系统在数十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和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ERP系统对于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因此ERP系统的实施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使得ERP系统实施成本高、持续时间长、失败率高等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上市公司在ERP系统实施方面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据《华夏ERP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ERP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709亿元,同比增长了15.3%。虽然ERP系统的实施在中国已经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ERP系统实施成本相对较高,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和人员问题等也更加突出。因此,探究ERP系统实施对于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和水平,促进ERP系统实施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健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ERP系统实施对于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为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 (1)文献综述。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ERP系统实施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其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2)模型构建。根据国内外文献和理论,探讨ERP系统实施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建立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ERP系统实施与业绩的评估模型。 (3)数据处理及实证分析。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ERP系统实施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ERP系统实施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方式和程度。 (4)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ERP系统实施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建立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ERP系统实施与业绩评估模型。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灵敏度检验和鲁棒性检验。 四、研究预期 本研究预期可以深入探究ERP系统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和方式,揭示ERP系统实施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利弊和挑战。本研究还可以为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提供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建议和经验,促进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