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第一章第六节鸟详解.ppt

发布:2016-06-25约2.65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美洲蛇鸟 蜂 鸟 信天翁 鱼 鸥 这样的结构、特点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气囊辅助肺进行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同时气囊可减轻身体比重;有利于减少内脏器官间的磨擦和散发体内热量。 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率的比较 -----心脏/体重 比例大 -----心率快 保障物质运输,满足能量供应。 心脏 占体重的百分比/% 心搏次数/min 人 0.42 72 鸽 1.71 135—244 金丝雀 1.68 514 蜂鸟 2.37 615 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有卵壳起保护作用,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繁殖 鸟类的体温稳定于40±2℃, 不但保证了较高的代谢率,而且在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上扩大了鸟类的活动范围。 恒温要求灵敏的神经调节机制。在羽毛覆盖下的静止空气形成一个良好的隔温层。鸟类(特别是水禽)经常啄取由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全身羽毛,以防止水分接触皮肤降低体温。另一方面,飞行时的快速低温气流有助于散热。鸟类虽无汗腺,但快速呼出的水气可以带走大量体热。 7.体温 (高而恒定) 恒温动物:体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如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体形: 翼: 体表: 外部形态 骨: 胸肌: 内部构造 呼吸: 消化: 体温: 循环: 生理特点 消化快,食量大,直肠短 双重呼吸 心脏比重大,心率快 高而恒定 骨片薄,长骨中空,有龙骨突 非常发达 呈流线型 前肢变成翼 被覆羽毛 1、体表被覆羽毛 2、前肢变成翼 3、有喙无齿 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消灭害虫 食 用 捕捉老鼠 观 赏 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 堂 小 结 鸟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流线型,减少阻力。 2、翼:体表覆羽,前肢变翼。 3、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 4、骨骼:轻、薄,坚固,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5、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无膀胱。 6、呼吸:双重呼吸 7、其它:体温高而恒定;心跳快,循环系统完善。 主要特征 与人类关系:害虫天敌、食用、观赏等。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有喙无齿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假如自然界中没有鸟,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鸟与人类密切相关!鸟,美丽大自然的使者! 请爱护鸟类! 绒羽 绒羽 正羽 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 正羽的排列是重叠还是留有空隙? 最大的正羽分布在哪里?有什么意义? 正羽 排列在身体的表面 使身体形成一层防风壳,更加流畅,呈现流线型 掌握飞行时的平衡 尾部和翅膀 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 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一股气流 (绘制知识概念图)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 形态特点: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内部结构: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飞行;骨骼中空,可减轻体重。 生理特征:消化能力强,心跳频率快,双重呼吸。 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捕食农林害虫;观赏;维持生态平衡。 绒羽 绒羽 正羽 你们能识别出与 飞行有关的羽毛吗? 正羽的排列是重叠还是留有空隙? 最大的正羽分布在哪里?有什么意义? 正羽 排列在身体的表面 使身体形成一层防风壳,更加流畅,呈现 流线型 掌握飞行时的平衡 尾部和翅膀 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 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一股气流 重叠 起飞了! 白头海雕 金 雕 大天鹅 丹顶鹤 如果人在双臂上缚上人工翅膀,也能像鸟一样飞吗? 第六节 鸟 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能够飞跃珠穆朗玛峰!他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 让我们向鸟类学习如何飞翔吧! 鸟的名称 喙的特征 足的特征 食性 生活 习性 大山雀 金雕 丹顶鹤 啄木鸟 野鸭 短、直 纤细、善于抓握 以食虫为主 林间 强大,弯曲带钩 粗壮,指端有利爪 以鸟、兽等大中型动物为食 多山或丘陵地区 长、直 腿细长,能够涉水 鱼、虾 湿地 尖直,形状像凿子 脚趾两个朝前,两个朝后,善于攀附在树干上 昆虫 树林 扁而阔,边缘有锯齿 趾间有璞,善于游泳 杂食性 湿地 (1)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2)根据上面的表格,试推测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3)这些鸟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鸟的喙形状不同,都与其食性相适应。鸟的足特征不同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体型:观察鸟的外形呈什么形态? 对鸟的飞行有什么帮助? 流线型。 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观看视频 体表: 被覆羽毛, (注意:鸟的前肢特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