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声肾脏泌尿系统超声诊断课件.ppt

发布:2019-05-25约1.23万字共1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系统多点前列腺穿刺法 6点穿刺法 12点穿刺法 可疑点穿刺法 前列腺穿刺活检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区分病灶侵犯前列腺的范围 是否有前列腺包膜外转移 膀胱颈、三角区、精囊 是否有局部扩散 膀胱、输尿管、直肠、盆腔淋巴结 是否有远处转移 髂总血管或以上淋巴结 超声对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意义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病变部位 内腺 以外腺多见 前列腺增大 较明显 一般轻度增大 凸入膀胱 明显 不明显 对称性 对称 不对称 包膜 完整光滑 不完整,有中断 内部回声 不均匀,增生结节回声强度不一 不均匀,呈局灶性低回声或簇状的强回声 合并结石 常见,呈弧行排列,位于内外腺交界处 常见,多为聚集分布 侵犯邻近组织及转移 无 有,向膀胱、精囊侵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前列腺增生与膀胱肿瘤的鉴别 鉴别要点为:扫查时首先应重点观察结节的外形、边缘及内部回声是否与前列腺一致 前列腺增生凸入膀胱者,凸入部分外形较规则,表面圆隆平滑,边缘整齐,回声与前列腺一致 膀胱肿瘤呈菜花状或菜花状突起,边缘不整齐,病灶呈不均匀的低中等回声,并可侵犯膀胱肌层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谢谢!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解剖概要 内部结构(解剖分区) 1.按照与尿道的关系分区 2.从组织学角度划分 3.带区解剖新概念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按照与尿道的关系分区 前叶: 很小,位于尿道之前和两侧叶之间 中叶: 位于尿道后面、两侧叶与射精管之间, 中叶增生时常常由于压迫后尿道而导致排尿困难 后叶: 位于射精管的后下方及中叶和两侧叶后面 侧叶: 两侧叶,紧贴尿道侧壁,当肥大增生时,也容易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从组织学角度划分 由Frank1954年提出从组织学角度以及前列腺疾病的发生部位,将前列腺分为内腺与外腺的分区方法,被多数学者采用,也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分区方法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表-前列腺内外腺分层结构 解剖位置 组织构成 超声意义 内腺 前列腺基底至精埠之间的尿道周围腺体组织,属于内层结构,体积小,仅占25% 由粘膜腺(尿道周围腺)和粘膜下腺组成 低回声区,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好发部位 外腺 前列腺的边缘和后部,包绕内腺,占75% 由长分枝腺组成,导管较长,由背侧绕行,开口于精埠 回声较强,炎症和癌的好发部位 外科包膜 内腺与外腺之间 少量结缔组织 声像图上不显著,为前列腺结石的主要分布区 真包膜 前列腺最外层 平滑肌、结缔组织组成,表面光滑,向内形成多数分隔深入腺体 有收缩功能,超声上显示为较强回声的包膜回声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McNeal分区 部位 腺组织含量 Frank分区 临床意义 腺组织区 移行区 精埠近端尿道两侧 5% 内腺区 前列腺增生好发部位 尿道周围腺 尿道近端周围 中央区 基底部的锥体结构有射精管穿过 25% 外腺区 前列腺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周缘区 位于后方,两侧及尖部 70% 非腺组织区 前纤维肌肉基质区 前表面,呈盾形结构 无 原发病少见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四个带区,即:中央区、周缘区、前列腺前区(包括移行区和尿道周围组织)和前纤维肌肉基质区。 带区解剖新概念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经腹部测量法 经直肠测量法 经尿道测量法 经会阴部测量法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经腹壁扫查方法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经直肠扫查方法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经会阴扫查方法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经尿道法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前列腺大小正常测值 经腹壁途径 长径2.88+0.52cm,宽径4.13+0.62cm,厚径2.75+0.44cm 经直肠途径(横向扫查) 宽径4.17+0.42cm,厚径2.12+0.21cm 经直肠途径(纵向扫查) 长径3.20+0.26cm,厚径2.07+0.21cm 经会阴途径 宽径4.49+0.67cm,长径2.40+0.44cm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良性前列腺增生 *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 病理 好发部位为内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