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十三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科
班級: 座號: 姓名: 得分 單選題:每題2分,共50題,共100分。
【請作答於第三頁答案欄】
( ) 1. 判定某溶液是否為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水溶液只含有H+離子 (B)水溶液只含有OH-離子 (C)水溶液中H+離子濃度大於OH-離子濃度 (D)水溶液中H+離子濃度小於OH-離子濃度。
( ) 2. 純水中加入食鹽後,其pH值 (A)等於0 (B)等於7 (C)大於7 (D)小於7。
( ) 3. 甲、乙、丙三試管中所含鹽酸溶液的pH值依次為3、4、5,三試管中各加入等量且顆粒大小相等的貝殼,其反應速率由大而小依序為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 ) 4. 下列為一定量的貝殼與鹽酸的反應,則何組冒出氣泡的速率最快? (A)磨成細粉的貝殼+5%鹽酸 (B)原狀的貝殼+10%鹽酸 (C)原狀的貝殼+5%鹽酸 (D)磨成細粉的貝殼+10%鹽酸。
( ) 5. 在CaCO3+2HCl→CaCl2+H2O+CO2反應中,加水對二氧化碳生成的速率 (A)增快 (B)減慢 (C)不變 (D)不一定。
( ) 6. 辨別某化合物是不是電解質,最好的方法是利用該化合物在何種狀態下是否能導電來判斷? (A)固態 (B)水溶液 (C)氣態 (D)液態。
( ) 7. 若氯化鈣(CaCl2)水溶液中含有1000個氯離子,則應含有鈣離子 (A) 1000個 (B) 750個 (C) 500個 (D) 250個
( ) 8. 將1 mL、 10 M的鹽酸調配成10 mL的水溶液裝在甲試管中,另將1 mL、12 M的鹽酸調配成20 mL的水溶液裝在乙試管中;再取顆粒大小一樣,足量的大理石,分別加入甲、乙兩支試管中,則哪一隻試管產生的二氧化碳較『多』? (A)甲 (B)乙 (C)一樣多 (D)資料不足,無法比較。
( ) 9. 在pH=4的鹽酸中,下列何者正確? (A) [H+]=4 M (B) [OH-]=10-4 M (C) [H+]=10-4 M (D) [H+]=104 M。
( ) 10. 小明以附圖中的五支試管進行酸鹼性質實驗,試問能使廣用試紙呈綠色的是哪一支試管? (A)甲 (B)乙 (C)丙 (D)丁。
( ) 11. 小明以附圖中的五支試管進行酸鹼性質實驗,若以石蕊試紙檢驗,則何者顏色為紅色? (A)乙 (B)戊 (C)丙 (D)丁。
( ) 12. 在純水的中性溶液中〔H+〕濃度為
(A) 10-6M (B) 10-7M (C) 10-5M (D) 10-8M
( ) 13. 鹼類溶液中含有的共同離子是 (A) H+ (B) Na+ (C) OH- (D) SO42-。
( ) 14. 把甲液滴入乙液中,並逐次記錄甲液所滴入的體積及乙液的pH值得到右圖,試問該滴入的過程是下列哪一個? (A)酸滴入鹼中 (B)鹼滴入酸中 (C)酸滴入水中 (D)鹼滴入水中。
( ) 15. 在Br2+H2OH++Br-+HBrO之平衡反應中,下列何種狀況,可改變使其平衡向左移動? (A)加HCl溶液 (B)加NaOH溶液 (C)加水 (D)加乙醇溶液。
( ) 16. 關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氫氧化鈉容易潮解 (B)氨水俗稱阿摩尼亞 (C)石灰水可檢驗二氧化碳 (D)氫氧化鉀俗稱燒鹼。
( ) 17. 下列何者不是電解質? (A)鹽酸 (B)硝酸鉀 (C)酒精 (D)氫氧化鈉。
( ) 18. ※在畫有十字記號的白紙上置一錐形瓶,瓶底中心對準十字,今在錐形瓶裡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及HCl溶液,一邊用手輕輕搖動錐形瓶,一邊開始計時直至瓶中溶液顏色恰可遮住白紙上的十字。附表是四次實驗的紀錄,附圖是將時間倒數對溫度溫度所繪成的曲線圖。試回答下列問題:試由曲線圖推求當溫度45℃時,遮住瓶底十字所需時間為 (A) 28秒 (B) 24秒 (C) 20秒 (D) 16秒。
( ) 19. 在2K2CrO4(黃色)+2H2SO4 K2Cr2O7(橙色)+H2O+K2SO4之平衡狀態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平衡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將變為黃色 (B)平衡中加入H2SO4溶液,將使K2Cr2O7濃度減少 (C)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D)若設法不斷移去生成物,則無法達到平衡。
( ) 20. 小勳在礦泉水瓶內裝半瓶水,並將瓶口的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