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G关键技术.pdf

发布:2017-11-23约4.11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主要内容  3D MIMO  NOMA  全双工(Full Duplex )  FBMC  毫米波技术  更扁平的网络架构  总结 2 2D3D-MIMO 的演进趋势 传统2D-MIMO 80年代后,MIMO概念提出; 1995年,MIMO理论容量; 1997年,TD-SCDMA引入SA; 1998年,STTC和STBC提出; 1999年,WCDMA R99 引入发射 分集; 2008年,LTE R8引入多种 技术 只能挖掘水平面(2维)自由度 MIMO技术。 瓶颈 小区干扰协调和抑制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 3D-MIMO : 发掘垂直方向(3 250% 维)自由度 196% 200% 上行,2用户 MU-MIMO 150% 113% 下行,单用户, 100% 简单下倾角调整 50% 25% 优 降低小区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8% 越 部署灵活,可动态自适应各种部署场景 0% 性 下行系统平均 下行边缘用户 上行系统平均 上行边缘用户 基站结构形态的演进 有源一体化天线技术逐步走向应用,主流厂商均已具备相应能力; 国际上ALU 、诺西、爱立信等公司分别发布了有源一体化的样机, 已经实现了垂直波束赋形(基于载波的电调下倾角)功能。 3D-MIMO 的应用正在逐步具备硬件条件 3D-MIMO 的重要意义 3D-MIMO是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应对数据业务爆 炸性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是3GPP R13标准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实际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  缺乏科学的标准信道模型,方案设计和性能评估受到制约, 影响研究的开展 复杂度提升对3D-MIMO算法设计和优化、硬件处理及系统实 现架构带来挑战 目前的研究停留在简单的基于载波的电调下倾角 (准垂直波 束赋形),对完全3D-MIMO 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3D-MIMO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适用多种基站形态 预编码设计 基带上移 下行导频(CRS ,CSI-RS ,DMRS)和信 令设计 信道估计 小区间干扰协调 AAS 直射径和第 I 分布式基带处理 条散射径 散射体 i 基站阵列水平法线方向 3D-MIMO信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