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01运石门专项防突设计.doc

发布:2016-12-09约1.52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 工作面名称:1601回风石门 矿 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编 制 人: 编 制 日期:2012年4月5日 1601回风石门防突专项设计会审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主持人 记录人 参加部门及人员签名 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调度室 跟班矿长 通防科 安全科 会审意见: 矿长批示: 目 录 前言--------------------------------------------------------------------------------3 一、工作面概况------------------------------------------------------------------4 二、通风系统等-----------------------------------------------------------------10 三、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14 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19 五、安全防护措施--------------------------------------------------------------24 六、加强揭过煤支护等措施-------------------------------------------------25 七、组织管理措施--------------------------------------------------------------26 八、组织管理制度-------------------------------------------------------------35 1601回风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 前言 1601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是顺着岩层进行穿层掘进的巷道,必须做好揭开K17、K16煤层及其它薄煤层的准备工作,同时掘进期间,有可能穿过部分的薄煤层线,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突出威胁进行管理,为确保安全,在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中掘进时,必须采取“先抽后掘”和“四位一体”的防治突出措施。 掘进工作面的防突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一、工作面概况 1、工程位置: 1601回风石门开口于回风斜井160米处,按90°方位,按+3‰的坡度掘进进入K16煤层,其中掘进过程中要揭过K16、K17两层煤层。巷道开口坐标及高程为: X:2941233、 Y Z:+1748.192m,穿层布置在K16煤层底板中。巷道掘进总长度预计为160m。 2、巷道周围开采情况: 工作面对应上覆煤层K13、K14、K15、K16、K17煤层和下覆煤层K29为可采煤层,上覆煤层K13、K14、K15煤层大部已经开采,K16煤层局部开采。K17 、K29煤层除浅部被小窑开采外,未开采。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做好探放水工作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 3、地面建筑及地形情况: 对应地表无建筑物,无公路等公共设施,地形为高山陡坡,沟壑纵横,属高山山地地貌。 4、巷道围岩情况: 巷道穿层布置在K16煤层底板内,最后掘进进入K16煤层布置1601运输巷。属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第二段中,该段岩性由灰、灰绿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钙质粉砂岩、煤层组成。含煤10-20层,单层厚0.10m-1.99m,可采煤层五层(K13、K14、K15、K16、K17)。层厚229m。 5、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比德向斜的西南翼北段的比德井田西端,以单斜构造为主。地层走向北西向,倾向50-85°,倾角在10-20°之间。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局部具挠曲现象。因此,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 6、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单元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条件共同确定,将拥有相对完整的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区,且与相邻区域地下水无直接水力联系的范围确定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经调查,三岔沟煤矿区水文地质单元边界为:北面以北丁向大扁坡山脊为界,东边以凹河为界,南面以下马场、洛水大洞冲沟为排水边界;西端以近南北向断层为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面积约为32.0Km2。该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属云贵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