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doc

发布:2018-01-16约1.03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11年度科技创新成果集 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前 言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知识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的过程,更是一个敢于大胆质疑、善于剖析自我、乐于追求进步的过程。 从国家层面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体到企业而言,创新是推进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由之路。 2010至2011年,不过两年时间,创新的氛围已然形成、机制渐趋顺畅、成果日益丰富。创新已经深深根植于公司每个员工心中。无数个创新点子、170项创新成果、10多名科技创新发明先进个人,充分证明了创新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了“激发员工潜力”的正确性,充分证明了领导班子卓越的经营头脑。领导的重视、干部的倡导、群众的参与,为创新开辟了绿色通道。“只要不违背《煤矿安全规程》,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创,青年工程技术人员要敢于质疑!领导干部要大力支持并亲自参与进来!”“你不要想着你的想法就是唯一正确的想法!”言犹在耳,当前,我们已经尝到了管理创新带来的实惠,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科技创新的各种成果正在为职工群众创造更加安全、日益和谐的生产作业环境。每个人既是“两个创新”的参与者,更是创新成果的受益者。 开展“两个创新”工作,项目不在于大小,关键是创新意识要强,创新思路要具体,创新效果要好。有了创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有了创新,别人搞不成的事情,在我们企业就成功了。因此,唯有坚持不懈地创新,我们的企业才会发展,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我们民族才会强盛。 目 录 一、采煤工艺改革与创新 二、掘进工艺改革与创新 三、掘进、巷修支护改革与创新 四、机电技术创新及应用 五、运输系统创新应用 六、通风系统新技术应用、 七、监控系统改造 八、生产辅助的研制应用 九、标准化取得成效 十、生活辅助改造及新技术引用 十一、发明成果申报专利项目 十二、积极推动企校联姻,不断加强研发能力 十三、发明专利申请明细表 一、采煤工艺改革与创新 1、三软煤层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工艺的改革(见图1) 2010年6月,在11111采煤工作面安装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140架,替换原使用的单体液压柱和π型钢梁支护形式,从安装、调试到使用一次成功。 图1 此项工艺的革新,在公司采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次重大的采煤工艺变革和创新,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下一步全面推行悬移液压支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2011年3月,在13031工作面安装第二个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工作面,共安装75架。(见图2) 图2 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与“单体柱+π型梁”相比的优点: ⑴稳定性好。由于工作面支架通过托梁系统连为一个整体,使得支架稳定性明显增强,安全性极大提高; ⑵护顶面积大。标准顶梁规格为宽0.96m、长2.4m的整体箱式结构,护顶面积可达95%以上,由于对顶板实现了全封闭管理,所以在破碎顶板工作面不会出现漏顶现象,消除了顶板掉矸的不安全隐患,支护效果良好; ⑶所有支柱均吊在顶梁上,消除了支柱倒翻伤人的不安全隐患; ⑷工人操作舒适,视线好,有利于安全作业; ⑸移架工序简单、速度快,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⑹液压系统实现闭路循环,减少了乳化油的消耗,工人不湿衣服,作业环境得到改善; ⑺椽子、荆芭、坑木的使用量大大减少,降低吨煤成本; ⑻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提高,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2、“三软”煤层机采悬移液压支架的革新与研究(见图3) 2011年7月1日,在15031工作面安装了ZH2000/16/24Z机采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110架,并安装了MG160/375-W型液压牵引采煤机一台;工作面煤壁侧使用SGZ-630/180中双链刮板输送机运煤,工作面老塘侧使用SGZ-630/150C边双链刮板输送机运煤,总运输能力670t/h,一次试机成功。这在公司采煤史上,又是一次重大变革,历经多年的手镐落煤工艺改为机采工艺。 15031采煤工作面位于15采区西翼,走向长950-1000 m,倾向长82-100 m,可采储量64.45万吨。属典型“三软”构造煤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机采工艺不熟悉、煤壁片帮、悬移支架架设不合理等问题。公司总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反复开会讨论,针对以上问题摸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⑴针对底板软、推进过程中支架钻地,导致采高不够的问题,采取支柱下部加垫柱鞋、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