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pdf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第1页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王贤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文本情境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为了提高小学语
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先从深度研读文本、创设有效情境、针对学
生特点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着手展开教学活动,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生
动、活泼、高效。
新课改5年来,听过不少专家报告,参加不少教学研讨,他们关于
语文教学的论述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课堂也可谓花样
百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实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
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
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
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做
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
语文教学的实效得以呈现。
一、教师多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
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
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
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
吃透,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
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如果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
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
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
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
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
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执教了十多年的语文,每遇到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
向学生一样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
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
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
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
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第1页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第2页
真地把课文默读几遍,对于一些长句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
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
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
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
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
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
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有效,我们很
难有统一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
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教师吃透文本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
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
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