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上海物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分)
1、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有:加热煮沸过滤消毒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③②④①??????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2、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
序是( )
A.⑤④①③② B. ④⑤①②③ C. ④⑤①③② D. ⑤④①②③
4、RO3n-+F2+2OH-=RO4-+2F-+H2O,由此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6、A 固体氢氧化钠 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 B 浓硝酸 保存在密闭的棕色瓶中 浓硝酸见光容易分解 C 碳酸钠晶体 保存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 防止风化而碎裂成粉末 D 白磷 保存在水中 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
7、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克)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克) 未测 21 10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
A. 1∶1 B. 1∶ 2 C. 1∶3 D.2∶3
8、将56g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g氢气。下列有关铁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中含有碳 B.铁表面有铁锈 C.铁中含有碳和锌 D.铁中含有碳和铝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个小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分)
、经测定,由甲酸(HCOOH)、乙醛(CH3CH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X% B.1-2X% C.1-7X% D.2X%
7.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在a中加入食盐水,塞上橡皮塞,如右图。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等高)。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铁块中的主要成分是铁,也含有少量的碳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铁均被锈蚀
D.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2C+2Fe+3O2=2FeCO3
11、 )
A.在溶洞中,当溶有Ca(HCO3)2的水液发生分解,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了钟乳石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的缘故
C.“通风橱”是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装置,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设施
D.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原因是和血红蛋白结合的CO跟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CO2
12、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不是( )
A.氢 B.氯 C.氧 D.铍
13、铜和铝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金属。钛(Ti)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或钛合金放到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记忆功能
B.将大小、厚薄相同的铜、铝、钛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盛钛的试管放出气泡缓慢,盛铝的试管放出气体泡快,盛铜的试管无现象,由此可推测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TiCu
C.某同学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
D.高层建筑常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用铁门窗,主要是因为铝不活泼,不易被氧化
14、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