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ava程序设计
教学大纲
【说明】
一、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及工具的综合能力。主要介绍Java软件开发工具及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语言的语法及Java类的定义和使用、使用Java进行网络和多媒体编程的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和上机实践,使学生掌握使用Java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材选用依据
教材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耿祥义主编《Java2实用教程》的第三版,在继续保留原教材特点——注重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许多例题都重新经过精心的考虑,使之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又具有启发性.另外,本版次的内容还加大了面向对象的知识容量,并对原书章节的先后顺序和部分例题的内容做了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
本书注重可读性和实用性,配备了大量的例题,许多例题都经过精心的考虑,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具有启发性。本书通俗易懂,便于自学,针对较难理解的问题,例子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内容逐步深入,便于学生掌握Java编程的技巧。
三、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过程和内容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改革过去传统的课程灌输,提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真正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的一门高级语言后,能很快掌握其他的多门高级语言。鉴于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应不断调整、更新,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进度与实验安排
本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4课时,每周3课时,3学分(讲课36学时,上机18学时)
实验安排参见实验大纲
【本文】
第一部分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概述
教学目的:
1、 掌握对象、类与实体,对象的属性与相互关系。
2、 了解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3、 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
内容要点:
1、 向对象问题求解的提出。
2、 向对象问题求解的概述。
3、 象、类与实体,对象的属性与相互关系。
4、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授课时数:
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 类中的实例变量在什么时候被分配空间?
2. 什么叫方法的重载?构造方法可以重载吗?
3. 类中的实例方法可以用类名直接调用吗?
4. 类中的实例方法可以操作类变量吗?
5. 举例说明类变量和实例变量的区别?
第二部分 Java语言概述
教学目的:
1、 了解Java语言的产生、应用前景和特点。
2、 掌握Java语言和C++语言的异同点。
3、 熟练掌握:Java Applet程序和Java Applicatio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过程。
内容要点:
1、 Java语言的产生。Java语言的应用前景。Java语言和C++。Java语言的特点。
2、 Java Applet和Java Application。
3、 Java Applet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Java Application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授课时数:
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开发与运行java程序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和过程?
2.怎样区分应用程序和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主类或小应用程序的主类必须用public修饰吗?
3.Java程序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程序中必须要有public类吗?java源文件的命名规则是怎样的?
第三部分 Java编程基础
教学目的:
1、 掌握Java语言各种数据类型的规定及其与C++语言在数据类型上的区别。
2、 了解强制数据类型的转换格式。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3、 掌握Java语言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和复合赋值运算的功能及使用。
4、 熟练掌握Java 语言变量、常量的使用及其运算操作。
5、 熟练掌握Java 语言流程控制语句的功能及使用。
6、 了解Java语言向量引入的目的及其与数组的区别。
内容要点:
1、 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
2、 流程控制。
3、 数组和向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授课时数:
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 编写程序,输出全部的希腊字母。
2. 编写程序,求1!+2!+……+10!。
3. 编写程序,求100以内的全部素数。
第四部分 抽象、封装与类
教学目的:
1、 了解系统定义的类(包)。
2、 掌握类的可访问控制符和非访问控制符的种类及其控制功能。
3、 掌握域的可访问控制符和非访问控制符的种类及其控制功能。
4、 掌握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