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3、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11月8日凌晨,起义者攻占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直接原因:“七月事件”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布尔什维克党及时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
5、革命措施:
政治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和革命士兵组成的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2、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
经济
3、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4、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
5、与德、奥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巩固革命政权。
6、巩固革命政权:经过三年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为从物质上保证反干涉军事斗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推行了非常性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关于十月革命的几个特点: ①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表
名称
时间和地点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意义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彼得格勒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
十月革命
1917
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作用):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
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苏联加快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③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5、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它在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