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铁号线抗拔桩、临时立柱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6-23约1.36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铁11号线抗拔桩、临时立柱施工方案 5、断桩处理预案 15 5.1 断桩原因 15 5.2 预防措施 16 5.3 断桩处理方法 17 6、施工组织安排 17 6.1 施工人员安排 17 6.2 施工机械安排 18 6.3 工期安排 18 7、安全保证措施 18 7.1 现场施工安全总则 18 7.2 机械操作安全措施 19 7.3 用电安全措施 19 8、文明施工主要措施 20 8.1 文明施工总体原则 20 8.2 文明施工主要措施 20 9、附件 21 23 1、编制依据 (1)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详细勘察阶段松岗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松岗站抗拔桩专册图纸》 (3)《松岗站主体围护结构图》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 版); (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GB 50108-2001);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GJ05-96); (14)《深圳地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04-96); (1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规范》(JGJ107-2003); (16)本单位在地铁施工中的类似工程经验以及国内地铁工程中成熟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 2、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松岗站为地下二层车站,与6号线换乘处为地下三层,车站总长494m,标准段外包总宽23.3m。车站起终点里程:YDK49+305.560~YCK49+799.800,车站底板埋深约17.7~20.6m,换乘节点处底板埋深约25.5m。 车站设置12个出入口,2个紧急疏散出入口,4组共8个风亭,本次施工7个出入口和2个紧急疏散口及4组风亭,A、E、F出入口在6号线施工时进行施工,一个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其中11号线与6号线换乘节点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其中明挖段长398.04m,盖挖段长96.2m、宽76.6(换乘节点处),明挖段围护结构采用800厚地下连续墙+钢管(砼)支撑,盖挖段围护结构采用800厚地下连续墙+型钢砼柱。型钢混凝土立柱基础为Φ2000钻孔灌注桩,兼做抗拔桩。 2.2 工程数量一览表 抗拔桩 类型 数量 直径 mm 桩长(m) 钢筋总量(t) 圬工方 m3 空桩长 (m) 空桩 工艺 KBZ1 24 1200 29.9 51.36 298.6 18.92 空桩部分采用砂石回填 KBZ2 22 1200 31.9 55.64 323.5 19.92 总计 46 1200 107 622.1 临时立柱桩 类型 数量 直径 mm 桩长 m 钢筋总量(t C35砼总量 m3 空桩长(m) 空桩 工艺 LZ1 49 1200 27.33~29.1 99.34 664.44 15.33~17.1 型钢插入实桩3米,空桩部分采用砂石回填 LZ2 40 1200 30.57 99.85 678 15.57 LZ3 11 1200 41.14 45.81 310.8 16.14 总计 100 245 1653.24 2.3 工程地质、水文 貌 原始地貌主要由海相沉积和河流冲积混合成因而形成的平原,地表开辟成连片鱼塘、耕地等,现经人工堆填整平。区内地势平坦,地面最大相对高差约1.0m。上覆第四系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砂土层,全新统冲洪积软土、粘性土、砂层,上更新统冲洪积软土、粘性土、砂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震旦系变质岩。 质 揭露地层自上向下分别为素填土,海陆交互相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有机质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粘土、粉质粘土、粉砂、粗砂、砾砂,残积砂质粘性土、全~微风化片麻状混合花岗岩。车站底板为冲洪积砂层、残积土,基坑开挖深度分布有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及砂层,局部为残积土。 质 (1)上部孔隙潜水: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好,其他属弱透水层。 (2)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 (3)地下水为淡水~微咸水。 (4)稳定地下水标高-0.74~1.60m。 质特征 (1)砂层透水性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