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安全教育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由于设备旋转部位(齿轮、联轴节、工具、工件等)无防护装置或失效、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旋转时戴手套等可能导致发生切伤、割伤、卷入等伤害; 8)由于设备维护不良、工件装夹不牢固等操作失误,造成工件、工具或零部件飞出伤人: 9)由于设备之间的距离或与墙、柱的距离过小,活动机件运动时造成人员挤伤; 10)由于切削加工时长屑未断屑或短屑防护不当造成割伤或崩伤; 11)机械设备上的尖角、锐边等可能引起划伤; 12)检修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配合失误,未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等,可能导致碰伤、划伤、砸伤。 三 触电 由于设备漏电,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或措施失效,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四 起重伤害 由于起重设备质量缺陷、 安全装置失灵、操作失误、与 地面配合失误、管理缺陷等因 素均可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五 火灾 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属于易燃物品,在有外界火源作用下可能引起火灾;由于电气设备故障、电线绝缘老化、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不到位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六 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 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七 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 、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 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 起的烧伤。 八 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 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 触电事故。 九 中毒和窒息 包括中毒、缺氧窒息、 中毒性窒息。 十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及影响因素 在焊接过程中,不同材料制成的焊条及被焊物件,在高温下均会逸散出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 在焊接作业产生的这些烟尘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化学成分,焊尘和有毒气体的成分因使用不同的焊条而有所差异。电焊工长期吸人大量高浓度的电焊烟尘,尤其是常在密闭容器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进行电焊作业,就有可能患电焊工尘肺和毒物中毒等职业病。 电焊工尘肺发病工龄一般在15~20年,病情发展也较缓慢。 临床症状较轻微。此外,电焊工尘肺常并发肺结核、锰中毒、氟中毒(某些焊条药皮中含有莹石,焊接时会有大量氟化物逸散)、金属烟雾热、电光性眼炎等。 * ??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有哪些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球磨机等)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 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安全教育 目录 (一)、外来人员管理规定 (二)、安全须知 (三)、企业主要危险因素 (四)、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五)、外来人员应急预案 (一)、外来人员管理规定 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外来所有人员管理程序和要求。 2、管理职责 2.1 安全环保部 负责对外来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告知、培训,对外来人员进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 2.3 人力资源部 负责外来学习、交流、实习人员的安全管理及教育。 3、管理程序及内容 3.2 除人力资源部、总裁办公室和销售总公司外,其他接待部门陪同外来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前,须向集团安全环保部申报。 3.3 进入生产现场的外来人员由接待部门向其告知生产现场的危险源、危害因素及注意事项,并陪同引领按指定路线行走,督促外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对其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负责。没有接待部门人员陪同,外来人员禁止进入公司生产现场。 3.6 所有外来人员在公司内超过一天的,应到安全环保部和保卫部办理“外来人员出入证”,由接待部门派专人带领到安全环保部接受安全事项告知和培训,佩戴外来人员出入证。接待部门应派出专人在其进入公司期间要加强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检查,进入公司生产现场时向其告知生产现场的危险、危害因素及注意事项,并陪同引领按指定路线行走,督促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对期间发生的安全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