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docx

发布:2025-02-06约2.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一、论文选题与撰写要求

(1)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充分体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可行性,能够反映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选题过程中,应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选题应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契合,以便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撰写论文时,应遵循学术规范,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论文应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流畅。在撰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确保论文的研究方向明确;其次,合理设计研究方法,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最后,论文应遵循学术论文的引用规范,对所引用的文献进行规范标注。

(3)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规范要求:一是严格遵守学校及学院关于论文撰写的相关规定,确保论文格式符合规范;二是论文内容应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三是论文应充分体现研究过程,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环节;四是论文中涉及的数据、图表等应真实可靠,不得篡改或伪造;五是论文的语言表达应符合学术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不规范的表达方式。同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积极与导师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论文质量。

二、论文格式规范

(1)论文应采用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封面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学院名称、提交日期等信息。摘要部分应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应选择3-5个能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汇。

(2)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严格,应包括章节标题、小标题、正文内容等。章节标题应使用黑体加粗,居中排布;小标题应使用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应使用宋体,文字间距适当。正文部分应按照逻辑顺序分段,段落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图表应按照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进行引用和说明。

(3)参考文献的格式应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执行。参考文献应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出版信息、期刊名称、出版日期、卷号、期号、页码等要素。参考文献的著录顺序应与正文中引用的顺序一致,确保格式规范、完整。同时,注意避免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三、论文内容与结构规范

(1)论文内容应围绕选题展开,确保论述的针对性。在引言部分,应明确提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正文部分应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应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各章节之间应逻辑严密,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在论述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展示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也要体现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2)论文结构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通常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等部分。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文献综述部分应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空白。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展示研究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

(3)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的关键环节,应结合已有文献和实际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讨论部分应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结论部分应对全文进行总结,明确研究的主要发现、贡献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整个论文内容应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研究过程和结果。

四、论文答辩与提交规范

(1)论文答辩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环节,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论文研究能力的体现。根据南京财经大学的规定,答辩前学生需提交答辩申请,并按照要求准备答辩材料。答辩材料通常包括论文全文、答辩PPT、答辩大纲等。答辩PPT应简洁明了,突出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答辩过程中,学生需对论文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据统计,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通过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优秀论文比例逐年上升。

(2)在答辩准备阶段,学生应充分了解答辩流程和评分标准。答辩委员会通常由3-5位专家组成,包括校内导师、校外专家等。答辩评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文质量(40%)、答辩表现(30%)、问题回答(20%)和论文规范性(10%)。以某届毕业生为例,论文质量评分中,80%的学生论文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答辩表现评分中,85%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表达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