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docx

发布:2025-01-30约6.9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DB××/T××××—××××

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奶牛生产中饲养规模与条件建设、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控、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管理、粪污处理等的评价办法。本规程适用于奶牛养殖场的管理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5年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年第67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04-2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47号《天津市动物防疫条例》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GB/T16568-2006奶牛场卫生规范

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7116-2018后备奶牛饲养技术规范

NY/T1569-2007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NY/T34-2004奶牛饲养标准

NY/T1168-2006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14-2021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NY/T1242-2006奶牛场HACCP饲养管理规范NY/T2662-2014标准化养殖场奶牛

DB12/T194-2004

无公害畜产品牛奶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DB12/T375-2008

奶牛乳房炎诊断技术规范

DB12/T527-2014

奶牛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

DB12/T896-2019

奶牛舍粪水储运设施技术要求

DB12/T655-2016

规模化奶牛场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DB12/T592-2015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技术规范

DB12/T786-2018

奶牛舍内区域布局与牛群划分

DB37/T492-2004

奶牛场防疫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3

DB××/T××××—××××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条件建设

奶牛场圈舍、运动厂、青贮窖、育种室、兽医室、TMR车、挤奶厅、料库等相关硬件设施

3.2人畜共患病

人类与畜禽之间的共患疾病

3.3“幼稚型”育成牛

育成牛生长到18月龄时体型表现为前低后高

3.4粪水

奶牛场粪污经过处理后分离出的液体

3.5干粪

奶牛场粪污经过处理后分离出的固体

4评价体系

4.1评价内容

奶牛生产技术管理评价体系包括饲养规模与条件建设、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控、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管理、粪污处理的评价7部分内容。

4.2评价指标

4.2.1饲养规模与条件建设评价指标

表1饲养规模与条件建设评价指标

类别

主要观测点

饲养规模

100头一下

100-300头

300头以上

条件建设

有规范的饲养车间

运动场建设合理,面积达标

青贮窖设计合理,适合牛群规模需求

料库、粗饲料库储能合理,能保证存储质量

有相对稳定的粗饲料源头保障

有TMR设备

有犊牛栏设施,上奶嘴自由采食

输精室设施齐全

合理的产房面积

有专用育种资料室

鲜奶冷却设备齐全

4

DB××/T××××—××××

有适合规模的挤奶厅

粪污处理条件达标

有三级消毒设施

4.2.2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评价指标

表2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价指标

类别

主要观测点

管理队伍与技术力量

管理队伍精通业务,组织能力强

技术力量有保障(中级技术职称2名以上)

基层劳动者敬业,工作认真负责

制度保障

有各项成熟的规章管理制度

使用各类生产技术规范

4.2.3饲养管理评价指标

表3饲养管理价指标

类别

主要观测点

犊牛饲养管理

及时足量喂初乳

采用犊牛栏饲喂方式,确保与大牛、大牛污染粪道的隔离

饲喂人工酸奶

30日龄内犊牛腹泻发生率低于10%

育成牛饲养管理

到12月龄体重达300kg

到16-18月龄时体重达340-360kg,身高1.3m以上

到18月龄时前低后高的“幼稚型”育成牛低于2%

围产期饲养管理

使用《围产期饲养管理规范》

使用TMR饲养技术

对围产期常见病有良好的预防措施

注意分娩卫生,使用《奶牛分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