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ptn传输基站模拟量监控ip化组网研究与应用.ppt

发布:2018-09-16约2.55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基于PTN传输的基站模拟量监控的IP化组网的研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金华分公司 骆驼QC小组 2011年8月 小组名称 中国移动金华分公司骆驼QC小组 活动时间 2011.03-2011.6 活动课题 小组组长 朱国建 课题类型 创新型 注册编号 活动频次 2-3次/月 课题编号 序号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职称 组内职务 小组分工 1 盛元红 男 工程硕士 工程师 副组长 技术协调 2 邹峻峰 男 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员 资料收集 3 胡增兵 男 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员 资料收集 4 阙栋伟 男 中专 助理工程师 组员 调查实施 5 范赛丹 女 大专 助理工程师 组员 调查实施 6 葛艳蔚 女 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员 文档整理 7 吕颖俊 女 大专 助理工程师 组员 文档整理 8 胡一帆 男 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员 资料收集 概 况—小组概况 概 况—名词解释 2M环组网 一、选择课题—发现问题 2M总线环组网一定程度满足了移动基站动力与环境监控的需要,对移动基站的正常运行、维护起到了有效作用。随着基站监控对象的增多,特别是基站视频监控需求的提出,使得现有的2M总线环组网方式的不足越来越明显。 一、选择课题:问题解决新方法 华为部署的典型PTN传送网 一、选择课题:问题解决新方法 烽火部署的典型PTN传送网 序号 方案 分析 评价标准 评价结论 最终结论 1 华为部署的典型PTN传送网 可行性 符合√ 选定√ 研发周期 符合√ 技术依赖性 符合√ 实现成本 符合√ 系统安全可靠性 符合√ 2 烽火部署的典型PTN传送网 可行性 符合√ 不选× 研发周期 符合√ 技术依赖性 不符合× 实现成本 符合√ 系统安全可靠性 不符合× 一、选择课题--确定课题 一、选择课题--确定课题 一、选择课题—活动计划 活动阶段 活动内容 使用工具 行动 3月上 3月下 4月上 4月下 5月上 5月下 6月上 6月下 选择课题 头脑风暴法 简易图 排列图 调查表 计划 实施 设定目标 简易图 计划 实施 提出确定最佳方案 头脑风暴法 亲和图 优选法 计划 实施 制定对策 简易图 计划 实施 对策实施 箭条图 PDPC法 正交试验 计划 实施 目标确认 简易图 计划 实施 标准化 简易图 计划 实施 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简易图 计划 实施 二、设定目标 现状 目标 120 80 选定150个基站,2月-5月平均模拟量监控中断120次,目标为改造PTN后,中断次数下降到80次以下。 三、选定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序号 方案名称 评估项目 10分制打分 平均得分 是否采用 盛元红 胡增兵 葛艳蔚 阙栋伟 邹峻峰 1 华为部署的典型PTN传送网 自主性 9 10 9 8 8 34.6 采用 投资成本 6 6 7 5 4 安全性 6 5 4 7 6 可实现性 5 5 5 4 4 3 烽火部署的典型PTN传送网 自主性 10 10 9 9 8 32.4 不采用 投资成本 8 8 8 7 7 安全性 7 7 8 8 7 可实现性 8 8 9 9 7 三、选定方案—最佳方案细分 动力监控的点对多点拓扑(一) 三、选定方案—最佳方案细分 动力监控的点对多点拓扑(二) 四、制定对策表(5W1H) 序号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1 基站模拟量监控全网IP监控方案 2 2M总线环基站监控过渡到全网IP监控的改造方案 3 改造安装 4 系统配置,调试入网 五、对策实施 五、对策实施—实施一 基站的监控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直接接入PTN组网设备,原来中心MX设备和基站端的具有E1口的SR设备都不需要使用,只需要在基站端配备一个具有网络接入能力,并能满足原来基站设备串口接入的设备。 五、对策实施—实施二 改造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中心MX设备去掉,保留基站端的具有E1口的SR设备,在SR设备与PTN网络之间接入一个Point_MX设备作为E1协议与IP协议的转化器,同时Point_MX具有一个网口接入IP视频流设备,配备的一个RS485总线接口满足基站其它设备的总线接入。 五、对策实施—实施三 五、对策实施—实施四 六、目标确认—目标值完成情况 目标实现 2011年6月进行150个站点改造,当月基站模拟量中断次数为35次,完成目标值 六、目标确认—监控中心操作图 六、目标确认—经济效益分析 有形经济效益:PTN组网方式的基站动环监控与2M组网方式的基站动环监控相比,底层传输设备成本相差不大,主要差别在于2M组网方式的基站动环监控需要在传输机房配置2M传输收敛设备。根据每台2M传输收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