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一、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
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潮流。尽管这一流派的许多代表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经常发生分歧和争论,但在作为研究出发点的一些基本假设上,在使用的概念上,以及在分析方法上,他们之间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构成了这一学派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
在研究的基本假设上,在使用的概念上,以及在分析方法上,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首先,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其次,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方向,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及其中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
再次,在研究主题上,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
最后,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二、 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
结构功能主义是帕森斯对前人思想成果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形成的。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于早期社会学创始人关于社会有机体的一些基本思想,以及由文化人类学发展起来的传统功能分析方法。;(一)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
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类比,而这种类比方法可追溯到孔德,斯宾塞。;;;(二)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影响
杜尔克姆的功能主义思想通过英国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要不是人类学家把功能主义看作是分析简单社会的有力工具,功能主义早就随着迪尔凯姆消亡了,两位人类学家使得功能主义作为一种表述明确的方法占据了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这一学派的奠基人是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和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2.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人类学的实际研究方法,当代功能论的创始人之一。
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具体从不同的文化层面-风俗,宗教,仪式,巫术,思想和道德以及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因素方面分析了功能问题,区分了系统需要的不同层次。
A.系统层次观点:生物学层次、社会结构层次、符号性层次
B.各层次需求多样性观点。文化符号系统(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使之适应环境;提供控制意识;共同节奏感)。结构系统(生产和分配消费品,对行为进行社会控制、调节技能教育,权力关系的组织和实施);三、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三)功能方法的基本观念
社会学的功能方法旨在根据社会现象与某种系统的关系来理解社会现象。这一陈述中包括两种不同的程序。第一是评价一种行为模式在维持某个更大的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解释一种行为模式所以保持的原因。
基本观点:
第一:功能分析强调系统优先于其组成部分,有机体系乃是功能主义的基本分析模式。
第二: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它是功能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一部分如同一个器官,执行必不可少的功能。
第三: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一种功能,积极的,有助于系统的持续运作,或消极的,造成系统的解体和变迁。(正功能和反功能)
第四:每一系统是一个各部分良好地整合而成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五: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自发调节被内部和外部力量破坏干扰的系统平衡。模式化的互动-自动平衡-动态平衡;第六:社会系统的功能运作,取决于社会成员在共同目标与社会基本需要有关的价值问题上的观念一致。(共享的价值)社会规范内化
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是由稳定与信念一致所支持的秩序,而不是基于强力与分歧的冲突。
第八:如果一个系统要生存下去,就有某些功能必要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包括否定性条件和积极条件。
否定性条件:其中的任何一个足以导致社会系统的崩溃。
1、生物体的死亡或成员的离散;
2、成员态度漠然,个人不在有动力
3、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4、该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
积极条件,有助于社会存在的积极条件:关于对环境及性的一种适当的关系的规定;角色分化与角色分配;共享的并清楚表达的目标;通讯;感情表达的规则;社会化;共享的认知途径;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一、 帕森斯的生平
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他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