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件2.ppt

发布:2018-05-24约1.47万字共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举:是指人们根据公认的规则,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者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 我国选举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二、选区的划分 1、选区的含义 2、选区划分的三个基本要求 三、选民登记 《选举法》规定,“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 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由选委会公布。 有不同意见的,选举委员会3日内作出处理;不服可在选举日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五、投票选举和当选 第四节 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1、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得超过3000人 香港36人;澳门12人;台湾13人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1人 2、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240名 三、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确定和正式选举 1、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2、台湾:台湾代表到北京协商选举产生 3、特别行政区:主席团主持选举会议 4、解放军团以上的单位成立选举委员会指导选举工作 第五节 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监督、罢免 一、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保障 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罢免及人大代表的辞职和补选 1.直接选举中,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布的时间应在选举日的( ) A.5天以前 B.10天以前 C.15天以前 D.20天以前 2.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负责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的机构是( )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大常委会 C.村委会或居委会 D.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 3.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民代表的候选人,其联名推荐的选民应在( ) A.5人以上 B.10人以上 C.20人以上 D.50人以上 4.原选区选民提出罢免县级人大代表的联名人数为( ) A.10人以上 B.20人以上 C.30人以上 D.50人以上 5.最早出现选举制的国家是( ) A.中国 B.雅典 C.意大利 D.英国 6.规定县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是( ) A.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 B.1954年颁布的《宪法》 C.1979年颁布的选举法 D.1982年颁布的《宪法》 7.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 ) A.5年有效 B.10年有效 C.20年有效 D.长期有效 8.我国《选举法》规定,选举委员会公布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  ) A.10天以前 B.15天以前 C.20天以前 D.30天以前 9、简述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10、试述秘密投票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确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广东出现了“罢工工人代表会”,上海召开“上海市民大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1年11月7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宣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苏维埃地方政府组织条例》等法律,选举产生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并组织了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 选举产生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 解放战争时期: 建立区、乡两级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政府。 建国: 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953年: 颁布《选举法》,1953年到1954年全国进行第一次普选。 1959、1964、1975、1978、1983、1988、1993、1998、2003年分别召开了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P73) 2、决定权(P254) 4、监督权(P74)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有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