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牙周病药物治疗.pptx

发布:2022-04-07约4.64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学 1 牙周病药物治疗 2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一.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种类及目的 (一)针对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治疗 微生物-致病动因。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 龈卟啉菌(Pg),佛塞氏类杆菌(Bf)、中间普氏 菌(Pi)。 第1页/共33页 3 1.全身用药作为洁刮治术的补充 2.存在一些器械不易到达的部位 3.微生物可侵入牙周组织 4.口腔内其他部位的微生物可再定植于牙周袋 5.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6.牙周组织的急性感染 7.某些全身性疾病患者 8. 暂时不能行使口腔卫生措施者 第2页/共33页 4 (二)调节宿主防御功能的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发生,不仅与致病微生物有关, 也与宿主对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和防御功能有关,如能通过药物的使用,调节宿主的防御 功能,阻断疾病的发展,达到治疗牙周病的 目的 第3页/共33页 5 二.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 1,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 2,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 3,有针对性的用药。 4, 尽量采用局部给药途径。 第4页/共33页 6 第二节 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 一. 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 (一)优点 (二)缺点 (三)常用的抗菌药物 第5页/共33页 7 特异性致病菌的问题未解决-用药的盲目性。 弊端: 1,形成耐药菌; 2,破坏口腔微生态平衡; 3,对宿主的副作用等。 第6页/共33页 8 1,硝基咪唑类药物 甲硝唑 作用特点:可有效地杀灭厌氧菌,如产黑色素类杆菌、螺旋体、具核梭杆菌等。可显著改善牙龈出血,牙龈溢脓等症状。该药口服后不但在血清中有效,在唾液中也有效。 应用方法:常用剂量200mg,4次/日,连续服用5~4天。 注意事项:该药无严重的副作用。可有恶心,肠胃不适,少数有腹泻,皮疹等。服药10天以上者,可能出现周围性神经变性,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故长期服用后应注意观察和临床检查。 第7页/共33页 9 替硝唑 作用特点: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比甲硝唑的抑菌效果更好,血中浓度高,半衰期长。 应用方法:1,首日顿服2g,以后1g/日,共服3天,总量为4克。临床效果较好。2,0.5g,2次/日,共服4天。后者服用的方法发生的副作用低于前者,效果无明显差别。 注意事项:副作用较高,可出现一过性白细胞降低, 第8页/共33页 10 2,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 作用特点:广普抑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四环素目前认为是治疗被称为“难治之症”的侵袭性牙周炎的有效药物。5~6小时龈沟液中达到高峰,浓度是血液中的2~10倍。对螺旋菌、牙龈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抑制胶原酶活性,并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四环素可进行根面处理. 应用方法:250mg,4次/日,连续两周。在进行牙周刮治后无效的病例,口服四环素后有明显效果。 第9页/共33页 11 二甲胺四环素(米诺环素) 作用特点: 半合成的四环素,血清中的半衰期长,排泄率低,故用量小。口服48小时,龈沟液中的浓度为血清的5倍,也可抑制胶原酶。服用该药后,龈下总菌数下降明显。 应用方法:200mg/日,8天一疗程。 第10页/共33页 12 3.羟氨苄青霉素 商品名阿莫西林 作用特点: 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 及部分G-菌有强力杀菌作用。 本药副作用少,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过敏反应。 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应用方法: 每次5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7天为一疗程。 第11页/共33页 13 4.  螺旋霉素 作用机理:大环内脂类抗菌素,对G+菌抑菌较强,但对G-菌也有一定疗效。可有效地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螺旋体。该药在龈沟液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倍,在唾液腺和骨组织中储存时间可达3~4周,缓慢释放,由于这种特性,因此比较适合牙周病的治疗。对牙周急性炎症,牙周脓肿,牙龈出血疗效显著。该药服药3天后显效,可维持3~6个月。 应用方法:200mg口服, 4次/日,5~6天一疗程。 第12页/共33页 14 5.大环内酯类药物 红霉素、罗红霉素 作用特点: 也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与螺旋霉素相似,此外两者还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有效。 (四)全身用抗菌药物的疗效 1.近期疗效 2.远期疗效 第13页/共33页 15 (五)影响疗效的因素 1.药物对组织的吸附 2.感染的类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