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2013至2014年度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实施方案.doc

发布:2017-04-01约2.7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乌市第71小学2013—2014年度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推动素质教育。 3、增强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增设集体舞、踏步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周三:16:45——17:45 (三至六年级) 周五:16:45——17:45 (一至六年级) 2、活动保障 年级督查领导: 一年级 韩 莉 (校长) 二年级 孙 琳 (书记) 三年级 董笑梅 (副校长) 四年级 张 荣 (教导处主任) 五年级 王永明 (德育主任) 六年级 包新华 (教导处主任) 乌市第71小学阳光体育活动负责人名单 年级 负责人 出入门口 负责领导 一年级 王东霞 北2门口 陈刚(北2门口) 二年级 魏玮 西侧门口 董笑梅(一楼西侧门口) 三年级 张世俊 北1门口 李晓敏(二楼北侧楼梯至北1门口) 四年级 孟永龙 西侧门口 张荣(二楼西侧门口楼梯至西侧门口) 五年级 王永明 东侧门口 吴丽(三楼东侧楼梯至二楼) 六年级 童建军 东侧门口 赵爱霞(一楼东侧至门口) 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 2)认真学习 提高健康意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观。 3)全员参与 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年级部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内容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依据,结合我校现状和天气情况,现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1、冬季长跑 路线:一、二年级 大门口至体操器械场 三 年 级 食堂门口三圈 四至六年级 绕教学楼两圈 要求:副班主任在队伍队头,正班主任在队伍队尾 2、热身活动——徒手操 3、散点活动,内容如下 周三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项目 滚报纸 滚铁环 竹竿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