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解答(一).doc

发布:2016-11-18约2.6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工电子技术 作业及习题解答 【例】在下图所示的各段电路中,已知Uab=10V, E=5V ,R=5Ω,,试求I的表达式极其数值。 解: 串联各电压相加等于两端总电压,或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出以上各图电压方程,求出相应的电流I; 注意,端电压Uab参考方向由a到b ,电阻R和电动势E上电压参考方向与之相反时要取负号。 (a) (b) (c) (d) 教材P33-34页 1.5.2题】在图1.04所示直流电路中,已知US = 3V,IS = 3A,R=1Ω, 求 a、b、ca点点位: b点电位: c点为参考点点位为: 【1.6.3题】求图1.07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的电流 I1、I2 2 (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右图。 该电阻与 10 V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10 V, 所以:I3 = (10/2) A = 5 A KVL定律,左回路:5I1+2I3-40 = 0 I1= 6 A 或外回路:5I1+10-40 = 0 I1= 6 A 再用 KCL定律,求得 I2= I1-I3= 1 A1.07 左恒压源的功率 P1=240 WP2=10 W 【1.7.2题】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10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解:由于电源所在的支路电流已知, 故待求电流只有I1和I2,只需列出二个方程联立求解。 据KCL定律,上结点: 据KVL定律,右网孔: 图1.10 选取回路时,应避开电流源所在回路,否则因电流源的电压是未知的,待求量又变为三个,需再增加一个回路方程式。 带入数据: 解得: 【1.8.1题】 用叠加原理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 I2 。 解: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电路图自画,则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开路,则 最后,分电路各电流的代数和叠加求原电路电流,注意与原电路电流反向的分电流要取负号: 【1.9.2题】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2 。 解:分析各步骤图如下: 图1 有源二端网络 图2 除源等效电阻 图3 等效电压源 (1)将待求支路R2提出后,剩下一有源二端网络,其开路电压UOC =Us + Is R1 = 10+5*2= 20 V (2)有源二端网络的除源等效电阻RO = R1 =2 ( (恒压源短路、恒流源开路) (3)用等效电压源代替有源二端网络,电动势Ues =UOC=20V,将电阻R2接回等效电压源, 【1.9.4题】 用诺顿定理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2 。 解:将R2支路提出,剩下的有源二端网络如上题图1所示,由图求得短路电流为: 除源等效电阻RO = R1 =2 ( (与戴维南定理相同),将有源二端网络用诺顿等效电流源代替后,原电路简化为图b所示,图中 最后求得: 教材P98-100页2A 、-30o ;36V、45o ,频率均为 50 Hz (1)写出它们的瞬时值表达式;(2)画出它们的波形草图(标出初相角);(3) 指出它们的幅值、角频率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位差。 解:本题目的是为了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i 、u (1)(2) (3)i的幅值为: 初相角为: 电压u的幅值为: 初相角为: 二者之间相位差为: 电压超前电流 【3.4.4题】解:(1)接于200V、50Hz 由于电流i超前于电压,故电路是电容性的。 (2)接于200V、0Hz的交流电源上时,由于XC与频率成反比,XL与频率成正比,故此时的 【3.5.4题】 在图3.07(教材图3.07)所示电路中,已知 求:、和 解: 【3.6.3题】解:本题由元件功率求总功率最方便 教材P页4.2.3题】 有一电源为三角形联结, 而负载为星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 已知电源相电压为 220 V, 每相负载的阻抗模为 10 Ω, 试求负载和电源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电源三角形联结, 线电压:ULS = UpS = 220 V 负载线电压:ULL = ULS = 220 V 负载相电压: 负载相电流: 负载线电流:ILL = IpL = 12.7 A 电源线电流:ILS = ILL = 12.7 A 电源相电流: 【4.3.2题】 某三相负载,额定相电压为 220 V,每相负载的电阻为4Ω, 感抗为 3Ω, 接于线电压为 380 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 试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