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课件.pptx

发布:2024-11-11约1.2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丹毒丝菌属

;培养与生化特性;在加有5%马血清和1%蛋白胨水的糖培养基中可发酵葡萄糖、果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甘露醇、山梨醇、肌醇、水杨素、鼠李糖、蔗糖、渔藻糖、棉实糖、菊糖。产生H2S,不产生靛基质和接触酶,不分解尿素。甲基红及VP试验阴性。明胶穿刺生长特殊,沿穿刺线横向四周生长,如试管刷状,但明胶不液化。;抵抗力;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致病机理与致病性;末发现外毒素,细菌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是可能的毒力因子,菌株的毒力与该酶的量有相关性,酶的存在有助于菌体侵袭宿主细胞。在细菌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下,宿主组织黏蛋白、血纤维蛋白原等被除去N-乙酚神经氨酸,从而减弱了黏蛋白筹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感染动物能产生神经氨酸酶抗体,已证实实验动物通过对该酶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可获得保护。

;;

慢性:

最普遍特征是关节炎。有的出现心功能不全。

;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其中猪分离率最高,可引致3~12月龄猪猪丹毒;3~4周岁的羔羊可致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鸡与火鸡感染后呈现衰弱和下痢;鸭可出现败血症,并侵害输卵管。小鼠和鸽子最易感,实验感染时皮下注射2~5d内呈败血死亡;家兔和豚鼠抵抗力较强。;人可经外伤感染,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病状与人的丹毒病相似,但后者由化脓链球菌所致。

;从健康猪的扁桃体、禽类及水生动物体表均可分离出不同血清型的菌株,这些菌株对小鼠和仔猪有较强的致病力。已从70多种动物中分离到本菌,带菌率和发病率与饲养条件、气候变化及猪龄大小有密切关系,是一种“自源性传染病”。

;微生物学诊断

;2、分离培养分离培养时可用含有0.2%(W/V)的葡萄糖或5%~10%无菌马血清(W/V)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为提高分离率可采用含有1/100万结晶紫、l/5万叠氮钠的10%马血清肉汤及琼脂平板。也可在马丁肉汤中加入新霉素(400ug/ml)或万古霉素(70ug/ml),抑制某些杂菌生长。

;3、细菌鉴定主要考虑与李氏杆菌鉴别诊断,区别要点见本章李氏杆菌有关内容。可用鸽子肌肉注射培养物,死后取心血??脾脏涂片,染色、镜检,并同时分离细菌。血清型鉴定时,将待鉴定菌株的纯培养物加入1%甲醛灭活,经洗涤、高压、离心处理后制成沉淀原,与模式菌株的高免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4、血清学诊断;免疫与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猪丹毒灭活苗的标准为:以干燥菌苗0.8mg接种小鼠,免疫2~3周后,攻击强毒菌50%以上获得保护,为1个单位,有效菌苗每毫升必须含20个单位,猪接种60个单位以上,免疫期6个本菌的细胞壁提取物P64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猪体免疫试验表明,它与弱毒疫苗具有同样有效的保护力。用牛或马制备的抗猪丹毒血清可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也可用青霉素治疗病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