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元宝湾新建副井明槽段施工措施.doc

发布:2018-02-01约4.8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元宝湾新建副井明槽段施工措施 一、地质概况 新建副井技术特征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井口坐标 经距(X) 771 2 纬距(Y) 4401643.179 3 井口标高 m +1590.000 4 井筒净直径 m 4.2 5 井筒净断面积 ㎡ 13.65 6 井底车场标高 m +1455 7 井筒深度 m 395 8 支护厚度 m 0.35 9 掘进断面积 ㎡ 17.27 根据新建副井的地质综合柱状图,井口土层主要以深灰色砂岩为主,上部为土黄色亚砂土,在井田南部边缘的河床两侧及较大的沟谷中发育冲积层,由砂、卵石及次生黄土组成。下部为浅红色亚粘土、亚砂土夹钙质结核 ;上部为黄色亚砂土,在井田南部边缘的河床俩及沟谷,由砂卵石及次黄土组成。 水文条件: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南部边缘,水文地质单元属于神头泉域,位于神头泉域的北部径流区。 神头泉位于朔县东北神头镇一带,出露于洪涛山前源子河两岸及河谷中,为桑干河主要源头。该泉多年平均流量7.84m3/s(1958-1984年),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泉水流量不断减少,1990年平均流量为4.5m3/s。泉水位标高1058.99~1063.40m。 神头泉域与岩溶水盆地范围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云岗——平鲁向斜的大部分地区,仅在源子河上游有少量盆地外来水源, 泉域东北部以源子河与十里河、苍头河分水岭为界;西北部应以奥陶系下统地层出露线为界,最北应以三层洞泉断层为界(三层洞泉不属于本泉域);西部以人马山——虎头山——利民堡一线的背斜轴为界;沿线出露奥陶系下统——中寒武地层,西南边界在八角——神池以西;西部为老牛湾及天桥泉域;东部及东北部以大同断陷盆地的边缘为界;其中东北部由于云岗——平鲁向斜东翼的翘起,老地层出露而形成隔水边界,只有在东南角形成透水边界。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基本可划分为如下四个含水层: (1)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出露于大同煤田北部,厚度较大约500~600m,上部岩溶裂隙不太发育,多为方解石脉充填,据鹅毛口36号钻孔资料,钻进本地层约50m,岩石破碎,涌水量为0.7L/s。 (2)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及岩溶裂隙含水层 本含水层组以裂隙含水为主,含水性比较差,据区域地质资料,其单位涌水量0.00135~0.189L/s.m。 (3)基岩裂隙风化含水层组 主要是石炭系及二叠系地层长期风化剥蚀形成裂隙含水层带,一般推断裂隙深度为150.00m左右,同第三、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含水性较好,缺抽水资料。 (4)第三、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 第三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大同煤田北部,以紫红色的粘土页岩及棕红色的粗砂岩为主,第四系多分布于沟谷和丘陵地带,岩性为黄土、砂及砂砾,含水层含水性较好,是主要生活及农用水水源。 2、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神头泉域补给主要靠泉域内云岗——平鲁向斜两翼可熔岩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另外,地表河流也是主要补给来源。寒武、奥陶系地层主要出露于大同煤田的西北部及东部边缘,面积大,主要沿煤田深部径流。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在裸露区、半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及上覆各含水层沿裂隙渗流补给。由于埋藏浅使各含水层沿层间裂隙径流为主,多呈泉水形式出露排泄,还可沿裂隙向深部越流补给奥陶系含水层。 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及松散孔隙含水层表面最上部,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与地表水联系甚密,互为补给,除蒸发作用及部分沿裂隙向下补给深部各含水层外,多在山前及沟谷低洼处呈泉水出露排泄。 2、明槽段支护 ?明槽段采用浇筑混凝土支护,井筒内采用双层钢筋,采用环筋和站筋结合,规格为φ18x300,环筋搭接长度45D,站筋搭接长度30D,钢筋绑扎采用20#扎丝。永久支护采用浇筑混凝土厚度350mm,井口处5m加厚150mm,混凝土强度为C30。 三、施工工艺? 明槽段施工顺序为:???? ? 明槽开挖—浇筑前的准备—夯实底板—自下向上稳模—浇筑砼—拆模—明槽转暗槽施工—明槽回填夯实??? 二.?明槽开挖? 1、明槽开挖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及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①在明槽开挖之前核定近井点坐标及井口坐标,必须经过业主或监理部门测量核准;? ②在明槽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井筒开口点坐标位置放出明槽开挖基线;? ③明槽开挖之前,将近井点及井筒中心线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支架予以保护,防止机械设备碰压测量点;? ④所有的测量点定位标记一经核实后,工程科测量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确保测量点的准确性。? 2、建筑材料及下道工序的施工准备? 明槽开挖后,为防止因气候变化与地质不利因素发生塌方及积水等事故,因此必须在开挖前做好下道工序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劳动力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