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浙江宁波余姚市纪委市监委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卷)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宁波]浙江宁波余姚市纪委市监委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卷)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一、单选题(共400题)
1、原始地球再生过程发生在:()
A.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几亿年
B.地球平均温度达2000℃时
C.液态铁质地核开始形成的时期
D.大气和海洋开始形成的时期??
解析:参考答案:A
2、绝对反义词:也称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时,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肯定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完整——残缺
B.高兴——生气
C.寒冷——温暖
D.卑微——高尚??
解析:参考答案:A
可以简单看出,只有A项符合题意。
3、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A.所有商品都必须有商标
B.所有商标都必须注册
C.所有商标都可以不注册
D.有的商标必须注册,有的商标可以不注册??
解析:参考答案:A
4、“信息”一词的拉丁语有“描述、陈述、概要”等意思,英语有“通知、报告、消息、报道、情报、知识、资料、数据”等多种含义。汉语“信”和“息”造成一个词,最早见于唐代《暮春怀故人》诗中“梦断美人沉信息”句。在日常用语中指“音信、消息”。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A.信息概念的本质属性
B.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
C.信息概念的演变
D.信息的内涵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本段从不同语种、不同时代讲解了“信息”的含义,故D项正确;文中几种语言对“信息”含义的规定并不相同,所以“本质属性”无从谈起,A项错误;B项认为信息是一种陈述,对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显然,这正是信息的本质,但却不是这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C项中的“概念”一词并不准确,因为文中主要讲的是信息“含义”,含义与概念并不是同一概念,所以,该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5、投射效应:是指在认知或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征,即推己及人的情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A.乐施好善的人,认为天底下都是一样的好人
B.疑心重的人,认为处处会有人想陷害他
C.他是一个极其聪慧的人,认为别人也和他一样做事聪明无误
D.一向成绩极差的王明这次考试成绩优异,老师说他一定是作弊了??
解析:参考答案:D
6、物质:意识(?)
A.发展:运动
B.权利:义务
C.成功:勤学
D.劳动:懒惰??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权利和义务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故选B。
7、物权法的立法是涉及每一个人生活的大事。按照物权法一般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是______
A.土地使用权
B.抵押权
C.留置权
D.质押权??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他物权。其特征为: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以占有为前提;是他物权、期限物权、限制物权;是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独立物权。我国的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典权。担保物权,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我国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故选A。
8、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327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传统村落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古书,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传统村落成了______事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首当其冲
B.责无旁贷
C.一触即发
D.迫在眉睫??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成语辨析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多用来指自己应当的不可推卸的事。“一触即发”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泛指极易发生。“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由横线前的“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可知,保护传统村落是十分紧迫的事情,“迫在眉睫”最合适。故选D。
9、3/2×4/3×5/4×6/5×7/6×8/7×9/8的值为??。
A.4
B.7
C.5
D.9/2??
解析:参考答案:D
10、某班学生排成三路纵队,每人头戴红色或白色太阳帽,若至少有两排同学所戴帽子颜色顺序完全相同,则该班至少有:
A.18人
B.24人
C.27人
D.30人??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每排同学所戴帽子的颜色顺序有23=8种,视为8个抽屉。则至少有8+1=9排同学可保证至少有两排同学所戴帽子颜色顺序完全相同。该班至少有3×9=27人,选C。
11、“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