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试验.doc

发布:2018-05-11约4.8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 2.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和,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 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随运行情况而变化。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电势(或)恒定。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 或 这时功率极限为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或中继电力系统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等手段实现。 三、)) 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发电机电势保持不变,即并网前)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角特性曲线,功率极限值和达到功率极限时的功角值。同时观察并记录系统中其他运行参数(如发电机端电压等)的变化。将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 实验步骤: (1)输电线路为单回线; (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为零; (3)功率角指示器调零; (4)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 (5)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1中; (6)输电线路为双回线,重复上述步骤,填入表4-2中。 表4-1 单回线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IA 0 UZ UF Ifd Q 0 表4-2 双回线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IA 0 UZ UF Ifd Q 0 注意: (1)有功功率应缓慢调节,每次调节后,需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系统是否稳定,以取得准确的测量数值。 (2)当系统失稳时,减少原动机出力,使发电机拉入同步状态。 2.发电机电势不同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 在同一接线及相同的系统电压下,测定发电机电势不同时(或),发电机的功-角特性曲线和功率极限。 实验步骤: (1)输电线为单回线,并网前; (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有功功率为零; (3)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 (4)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3中; (5),重复上述步骤,填入表4-4中。 表4-3 单回线 并网前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IA 0 UZ UF Ifd Q 0 表4-4 单回线 并网前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IA 0 UZ UF Ifd Q 0 (二)δ=0,校正初始值; (3)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调节发电机励磁,保持发电端电压恒定或无功输出为零; (4)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5中。 表4-5 单回线 手动调节励磁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IA 0 UZ UF Ifd Q 0 表4-6 双回线 手动调节励磁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IA 0 UZ UF Ifd Q 0 (三)4-7 单回线 微机自并励方式 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 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