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公路推进暨纪检监察巡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全市农村公路推进暨纪检监察巡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公路推进暨纪检监察巡查工作会议,目的是对今年以来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经验,分析问题,部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抢抓农村公路发展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我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这次会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吴市长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供参考。
一、真抓实干,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稳步推进
(一)农路农桥建设跃上新台阶
第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自2003年全面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村村通”为目标,全力推进。经过五年的努力,截止2007年底,建成农村公路6890公里,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村村通”的建设目标。农村公路建设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享受到交通条件改善的益处,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入多了,面貌变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008年是全省农村公路新一轮建设的起步年,市委、市政府对2008年的农路农桥建设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积极努力,紧紧围绕2008年的建设重点,超前谋划,快速启动,1-5月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1、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根据省下达的建设计划,2008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959公里,其中,县通乡216公里,乡通乡86公里,乡通村和通集中居住点657公里,总投资5.66亿元。目前,全市农路共计开工项目321个774.28公里,开工率为81.7%,已完工199个项目399.55公里,完工率为41.7%,完成投资2.5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44.2%。2008年我市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桥梁393座,总投资3亿元。目前,全市农桥共开工建设215座,开工率为54.7%;已完工177座,完工率为45%,完成投资2.2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5%。
2、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公路当作干线公路做,四级公路当作重点工程做,着力抓好四个质量关节点:一是严格技术标准,实行技术方案审批制;二是落实质保体系,大力推广社会监理制度;三是强化过程控制,严把队伍选择关、原材料关、设备关、工艺关、验收关五关;四是提升道路形象,突出基本安全设施设置齐全,突出路肩、护坡、边沟排水和绿化同步实施。根据近期对2008年已完工农村四级公路和桥梁的质量检查,路面宽度合格率达到100%,路面厚度合格率达到97.5%,桥梁混凝土强度达标率92%,工程质量较去年有了明显提升。
3、建设管理显著加强。一是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年初对各项工作进行目标分解,下达建设计划,明确了建设任务和建设责任。二是规范管理形成制度。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我们探索总结形成了方案审批制、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制等11项管理制度,完善并固定了一片一领导、一乡一监理等“六个一”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市、县各级农路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加大了现场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的力度,不定期巡回督查农村公路建设工地,并将每次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四是资金管理更加严格。随着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设立了农路建设专项资金帐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坚决按进度和质量验收合格后计量支付的方式支付工程资金,有效保证了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二)农村公路管养打开新局面
建设是发展,管养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2007年省政府为适应大量农村公路建成的现状,提出了农村公路“建养并重、管养并举”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对农路管养高度重视,2007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管养资金渠道,对列入管养的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整治,在管理养护覆盖率达100%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公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养护。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1、管养政策逐步完善。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的要求,各县(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农村公路管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海安县还配套制定了各种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考核细则和操作流程,覆盖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管养标准目标明确。针对当前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实际进程,为规范农路养护,我们在总结海安经验和征求各县(市)意见的基础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