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全文解读PPT.docx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解读PPT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
宣讲:××
时间:2023.07.01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共8章,包括总则、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
会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
目录
01
02
03
04
立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立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结构和主要内容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全文
Wg
⊥HVd
X冥平重唑蚤处明圣不
立法的必要性
无障碍环境建设
高度
高度重视
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动我国人权事业
发展、加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群体的权益保障、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作
出一系列决策部署。
立法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
√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我们
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开展相应立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遵循。
立法的必要性
重要作用
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2012年《无
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后快速发展
,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融入社会生活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权保障的成就。
立法的必要性
但总的来看,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尚
不匹配,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亟待解决的困难:
无障碍设施建设需求量大而迫切,不平衡不充分不系统特征明显;
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会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数字鸿沟”和
服务赤字”客观存在,与此同时,无障碍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建设资金来源渠
道狭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
立法的必要性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
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多样、基数庞大、主体多元的现实,民法典、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等法律中对无障碍的相关规定失于零散、缺乏衔接,有的内容交叉重叠;
城乡规划法、建筑法、民用航空法、铁路法等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中则没有直接涉及;
现行《条例》位阶不高、规定较为原则、监管力度不足、约束力不强,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集中规范。
重大意义
1、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截至2021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有2.67亿,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人数合计数亿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除公共设施、交通出行、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障碍,使这些人平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保障其生活尊严,提升其生活品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宪法法律要求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推动我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履行联合国《残疾人
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义务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的责任和社会的温情。
重大意义
2、这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劳动力减少、消费需求降低、创新动力不足可能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方面。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中5900多万属于轻中度残疾,低龄老年人口中仅60—65岁年龄段的人数就有6700多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弥补残疾人、老年人等因身体机能部分缺失或退化产生的差异,可以便利大量轻中度残疾人和低龄老年人走出家庭、进入就业市场,从而极大地释放社会劳动
潜力、提升社会消费能力。同时,面对未来三成左右国民的社会生活需求,
围绕无障碍的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等的研发、应用,将有力促进国家科技化、
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大意义
3、这是切实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的有力保障
无障碍环境特别是无障碍设施只有做到系统、连续、规范、安全才更有意义,孤立的、不规范的、损毁的设施,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还会带来生活的不便,甚至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新时代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在继续解决“有没有”的同时,更要努力解决“好不好”“管不管用”的问题。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拓展无障碍的内涵,普及正确理念,强化源头治理,压实各方责任,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技术水平,将会有力推动无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