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实践探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实践探索-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根据某电力公司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介绍经验,提出建议,为各电网公司提供借鉴,对我国电网推行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制度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化;减人增效;建议
1.引言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可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同时,无人值守模式积极推进了运维一体化,真正实现减人增效。据了解,按照国网公司关于加快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的统一部署,到2013年底,国网公司系统各电压等级交流变电站需全部具备无人值守条件。
下面就以某电力公司为例,介绍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和运维一体化推进的经验,提出初步建设性建议,供各电网运行公司参考。
2.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回顾
国家电网公司为解决电网快速发展和运行人员紧缺的矛盾,要求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变电站无人值守试点工作。某电力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90年代就着手开展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2000年全面启动了22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2005年全面实现了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的无人值守。2007年,明确了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及无人值守建设目标。2008年底,该下属检修公司500千伏集中监控中心与第一个新建50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站投入运行,该500千伏变电站按集中监控管理模式一步到位。
同时,该电力公司逐步对已投运500千伏变电站开展无人值守改造。2011年底,该公司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并全部通过了各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验收,从而实现该公司17座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率100%。
该公司年自2010年起着手谋划变电运维一体化推进工作,本着试点先行、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的原则,在下属检修公司等试点推进。2011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该公司全面推进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截至2012年末,已基本实现运维一体化近期目标。其中下属检修公司500千伏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达项目标总数的85.7%,同时深化拓展了部分设备A、B类检修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等二次设备检修工作。主要做法有:
2.1 加强组织保障,为运维一体化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运检部、安质部、人力资源部紧密协同、分工协作,加强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评,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二是健全、完善公司二级运维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维岗位人才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运维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装备的调整与配置,修订、完善运维班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确保运维业务正常开展。
2.2 强化培训,着力培养“运检双能”人才队伍
该下属检修公司自接管500千伏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以来,在公司指导下,超前谋划、提前启动,大力实施“检修转运行”岗位培训系统工程,先后开展五批次近百人的“运检双能、一专多能”技能培训,并实施公司新进人员运行、检修轮岗实习培训。该检修公司运行人员中,一半以上为检修转岗人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随着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度推进,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该检修公司组织编制了《运维一体化技能培训教材》、《运维人员能力规范》、《运维人员成长规划》,作为运维工技能培训、鉴定和职业规划的指导性文本。截至2012年末,该检修公司共160名运维人员通过了“运检双能”技能鉴定。
2.3 加强标准建设,健全完善运维一体化工作体系
该公司深入开展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融合运行和检修专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在公司指导下,该检修公司新编26个管理制度、20个岗位职责、26个标准作业流程,涵盖了设备C、D类检修和日常维护、应急抢修、设备巡视等运维一体典型工作流程及TA开路、保护装置告警、SF6气压降低、直流接地等典型缺陷处理流程和典型工作票。标准体系突出个人专业融合,强调工作时界面清晰、监督到位;确保作业现场流程不乱、工序不减、监护不断、验收不松;落实“双专业”设备主人制。
2.4 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安全
该公司严格按照《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针对现场安全管控、倒闸操作、工作票管理、标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