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多选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多选题
1.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
2.下列符合重大火灾标准的是( )。
A.15人死亡 B.60人重伤 C.1000万元财产损失 D.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
E.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3.易于自然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 )。
A.遇空气自燃 B.遇湿易燃 C.燃点低 D.易点燃 E.积热自燃性
4.可燃粉尘爆炸的条件是( )。
A.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B.粉尘必须在密闭空间内 C.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
D.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E.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的浓度
5.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素主要有( )。
A.材料本身的属性 B.构配件的结构特性 C.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
D.材料的老化性能 E.使用环境的要求
6.高层建筑的( )应设置应急照明。
A.楼梯间 B.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 C.消防水泵房 D.多功能厅 E.地下室
7.下列( )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A.四层的单元式住宅 B.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C.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 D.32m的高层厂房
E.两层车库
8.多层建筑封闭楼梯间设置的要求有( )。
A.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B.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C.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D.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E.所有建筑封闭楼梯间均应采用双向弹簧门
9.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其承重结构宜采用( )等形式。
A.敞开式 B.排架结构 C.钢筋混凝土 D.钢框架 E.半敞开式
10.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 )。
A.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面 B.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
C.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称重构件的位置
D.多层厂房的最下一层靠外墙的泄压面处 E.地下或半地下
11.对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
B.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及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C.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D.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不应大于4m
E.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12.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的生产特征包括( )。
A.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B.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C.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D.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E.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13.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的有( )。
A.闪点<28℃的液体 B.爆炸下限≥10%的气体
C.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D.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E.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14.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设在除首层或二、三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时,应符合( )的规定。
A.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
B.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一个
E.必须设置防排烟设施
15.下列关于不同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
B.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
C.一级耐火等级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
D.三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200㎡
E.四级耐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