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女性经络养生与自我保养.ppt

发布:2016-11-14约2.38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分胁肋10次 8、击胆经 每侧5遍 9、点三阴交、悬钟各20次 10、点太冲20次 皮肤经穴按摩法是指以中医经络穴位为主要按摩部位进行保养皮肤的方法。 组成要点: 手法:方法、轻重、方向 部位:经络、穴位、皮肤纹理和淋巴 介质:按摩油、按摩粉的适用性 1、使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排除废物及二氧化碳。 2、刺激皮肤弹性纤维组织,减少皱纹,防止皮肤松弛,延缓衰老 3、增强细胞再生能力,避免皮肤角质层的 增厚并在皮肤上堆积。 4、调节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皮脂腺和汗 腺的分泌增多,能减少皮屑和皮肤干裂, 使积于毛孔的污垢易于除去。 5、调节过度紧张的神经,使之得以休息, 舒缓皮下肌肉。 基底油简介 基底油是用来稀释精油以作芳香按摩以及美容DIY的。基底油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它们是天然的高效保湿剂并提供了各种肌肤所需的营养。 常用基底油有杏核油、向日葵油、豆油、 甜杏仁油、葡萄籽油等 按摩精油的调配 材料:一个瓶子、一种基础油和几种精油 调配:一般来说,20-30毫升的基础油,则精油的用量为其一半滴数,即10-15滴精油,精油的浓度为2.5%。皮肤敏感或儿童浓度应低于1%。 精油的选择:自己喜欢的, 最多3-4种 摩运法 抹法 弹法 推挤法 神庭:入前发际正中0.5寸。 印堂:两眉之间。 阳白:瞳孔直上,眉上1寸。 太阳:眉稍和眼角延长线的交点。 天门:印堂与神庭的连线。 坎宫:上眼眶印堂与太阳之间。 天门 坎宫 攒竹:眉毛内侧端。 睛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地仓:瞳孔之下,平嘴角。 颊车:在面颊部,当咀嚼时咬肌隆起。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 上关:下关直上,颧弓上缘。 拇、中指摩运全面 开天门、推坎宫 点按穴位:神庭、阳白、头维、太阳 环抹眼眶 点按穴位: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 推抹鼻唇沟 点按穴位:迎香、鼻通、巨髎、颧髎 环抹口周 点按穴位:人中、地仓、承浆 抹弹面颊 点按穴位:大迎、颊车、下关 掌背推抹颈部 结束整理:全掌热理面部 冯跃 针灸推拿博士 讲师 主治医师 高级保健按摩师 人类的身体是宇宙中最复杂的机器 对自身的认识像大海中的一滴水 大部分疾病机制不明 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整体观 指从全局考虑问题 的观念。不纠结于 疾病的微观改变,而是从宏观出发,整体调理。 五脏六腑为核心 经脉络脉为纽带 四肢百骸为载体 气血精津为动力 五脏六腑 气血精津 四肢百骸 经络 “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养。 男子以精为主, 以肾为先天。”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肝主疏泄 中医肝的功能 肝藏血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肝的阴阳 气血失调 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阴不足 肝血虚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肝病常见症: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 A. 胸胁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等。 B.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或耳内流脓,或吐血衄血。 C. 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手足蠕动。 D.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夜盲。或肢体麻木,关节拘急,屈伸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 E. 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足轻。 F.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津,或舌红苔黄。 G. 脉弦,或弦数或弦细或弦细数。 1、月经不调:周期不准,经量减少多增多,痛经等。 2、高血压 3、头晕目眩 4、胁肋胀痛 5、面色发青 6、失眠 7、易怒 8、目赤肿痛 9、更年期提前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趾甲,为筋之延续。“爪为筋之余” 生理: 肝之气血养筋;肝血充足 → 筋膜柔韧有力 病理: 肝血不足 → 筋膜拘紧,关节屈伸不利;或筋膜萎弱,肢体运动无力。 2、在窍为目、在液为泪 生理: 肝之精气上通于目 → 视觉灵敏、视物清晰。泪液分泌 正常,目有所养。 病理: 肝之阴血不足 → 两目干涩,迎风流泪, 视物不清。 肝火上炎 → 目赤肿痛、目眵增多。 3、在志为怒 生理: 肝气舒畅、条达 → 怒而不过 病理: 肝气升泄太过(肝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