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启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通过认真研究国外15个国家的农村发展,翻阅众多书籍及网络搜索并进行整理
总结得到以下启示,15个国家中有与北京山区农村相似的地形、相似的环境、存在
相同问题的国家,通过总结,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本章从政策、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与科技支撑四个方面总结经验并对北京山区发展有所启示。
5.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政府在山区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日、法、韩等国家通过实施山区
发展保护政策,出台政策法规,实施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及各项补贴等方法,推动
山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进人才和企业。
以色列在极其恶劣的农业环境下了创下了“三农奇迹”,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起草农业研究发展政策草案、农业研究项目指南,并下设z个专业委员会;农业技术
服务局由一名副部长主管,属国家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生产需要设大田作物、
蔬菜、水果、牛、羊等I4个专业委员会,政府每年还投入大量的农业资助经费。韩
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森林面积占65%,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20世纪90年代
以来,金泳三政府学习外国经验,制定农业发展的措施,将“劳动密集型农业”转变
为“尖端技术型农业”。政府拨出大量专款,作为农业发展资金,新世纪,卢武铱总
统在农村振兴厅举办“农民日”,并在农村福利上投资大量经费。
北京山区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了很多支农政策,但是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深入
不够,使政策未收到实效。加强山区土地、资金、规划等政策研究为科技、资金、服
务上为山区作出贡献。学习德国和荷兰,农产品加工中建立合作社,使以家庭为主的
生产规模能联合起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5.2成立组织、规划先行
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一方面便于政策从上至下顺利贯彻,有效传达政府信息;另
一方面,可以使先进技术,创新思想得于收集,向上反映。更好为山区发展服务。日、
法、意、韩等国家通过设立农业协会、咨询顾问局、农村改革委员会等各种组织机构,
多样化管理,统筹资金、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推动山区建设合理高效实施。以色列农
业部下设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农业技术服务局等机构,日本设立“农业协会组织”
对山区经济进行干预,法、荷等国家也征对专项设立协会,管理局等组织机构。
北京山区应该在农委的下级设立山区办公室,各区县下设组织,征对山区特有的
产业、环境、土地特性进行研究。
5.3产业调整、因地制宜
日本利用农村山河风光,大兴农村观光旅游,设立旅游路线、旅游项目等。日本
还根据实际情况,作物结构调整政策,加大产业质量投入,提升产业层次。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降水尤其
差异大。因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将全国分成了四大农业区。东北部是稻谷、
黄麻和茶叶区,西北部是小麦、杂豆、油菜区,半岛是杂粮、棉花和花生区,西南是
稻谷、热带作物区。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仅山区杂粮较多。北京山区在自然景观、
植被、地貌等都因不同区县、不同纬度、不同海拔而有差异,因此不管是旅游观光还
是都市农业都应该选择适合发展的区域发展,因地制宜,通过充分的调研研究选择产
业发展方向;同时还应与山区生态涵养功能一致。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生
态环境。
5.4加大投入、公共基础设施保障
基础设施投入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美国在进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兴修
水利设施,前后修建了科罗拉多水系工程、阿肯色河的麦米伦克尔水利工程、汤比格
比水利工程等,同时修建公路网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
美国经济调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荷兰农村,交通运输都非常方便,除了调整公路
网,普通公路四通八达。目前全国有11万公里。资料显示,通过世界第一大港鹿特
丹,荷兰从各国进口的谷物、饮料和其他原料,每年超过1400万吨,便捷的航空业
使荷兰的鲜花和蔬菜发送世界各地,在48小时内运达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
地的超市。1995年,荷兰政府还启动“主要河流治理工程”并预计2015年完工。
北京山区京白梨、樱桃等农产品出口及国内其他地区销售都需要有便利的交通,
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需要配套现代化先进的设施,以提高产业档次,吸引更多客源。
5.5科技水平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本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中央政府每年拨专款350亿日元,点农业预算的1. 2%,
科研主要依靠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三个系统形成科研体系,推广服务由政府的农业
改良推广所和农协负责。如京都种苗株式会社,不仅在本国内成立6家研究分支机构,
还在中国、东南亚、西亚、北美和西欧建立分支机构。以色列农村一半以上的地区
环境恶劣,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却创造出了惊人的农业效益,这利益
于以色列正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