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资源寿》课件.ppt
**********************中国的水资源寿by课程大纲1中国水资源现状了解中国水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时空分布特点等关键指标。2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配置现状、水资源管理体制等关键问题。3水资源短缺问题与原因探讨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原因、影响和未来趋势。4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了解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目标、路径和政策措施。中国水资源现状地表水地下水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分布特点南方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降水量少,河流稀少,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左右。西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高山冰川积雪融水是主要水源,但季节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60%已开发利用中国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比例达到60%,表明水资源利用率较高,但也意味着未来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有限。2.5人均占有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70%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是主要用水部门,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10%工业用水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0%,随着经济发展,工业用水量不断增长。用水需求及结构分析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等用水需求,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工业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制造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有所下降。农业用水占用水量最大,主要用于灌溉、养殖等,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水资源短缺问题供需矛盾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供给相对有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质恶化工业污染、农业化肥农药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导致水体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水资源浪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工业用水效率低下、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需求增加。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用水压力。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水污染导致水资源可用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威胁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工业生产受到限制,经济发展受阻。城市生活用水短缺,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水资源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水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水资源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人类福祉水资源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保护水资源可以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水资源可持续发展1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减少污染,提高水质2节约用水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3合理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平衡供需关系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保障水资源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2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各级政府水资源管理责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监督。3市场机制引导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鼓励水资源节约利用,促进水资源配置优化。4公众参与提高公众水资源意识,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形成节水、护水的社会氛围。水资源节约措施工业节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工艺,减少用水量,降低水污染。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生活节水倡导节约用水意识,使用节水型器具,减少生活用水浪费,节约水资源。水价改革成本核算水价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机制,以覆盖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价格机制水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多层次、阶梯式的价格机制,鼓励节约用水,并推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化机制水价改革将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配置机制,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用水效率提高1节水技术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器具、水循环利用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2用水定额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标准,并严格执行,控制用水总量。3价格杠杆调节通过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的价值,引导节约用水。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再生利用与海水淡化再生利用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获得淡水,为缺水地区提供新的水源。再生利用与海水淡化是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