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厂项目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 ● 桃江
生物质发电厂新建项目
招商引资建议书
二0一一年二月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概述 1
1.2建设规模与设计方案 1
1.3投资规模 1
1.4效益分析 1
1.5招商合作方式 2
1.6项目评价 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
2.1世界能源开发现状 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2.3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背景 5
第三章 生物质发电原材料来源 7
3.1 农业资源 7
3.2 林业资源 9
第四章 生物质发电生产技术方案 11
4.1生物质发电工艺流程 11
4.2原料收购加工方案 11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14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5
桃江生物质发电厂项目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生物质发电项目
1.1.2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1.1.3拟建地点:
1.2建设规模与设计方案
1.2.1生产能力:2台12KW供热机组配3台78t/h生物质燃烧锅炉
1.2.2年发电量:1.5亿度
1.3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估算需3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
1.3.1土建工程:8000万元
1.3.2设备购置:12000万元
1.3.3流动资金:1000万元
1.4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电业销售收入1.29亿元,利润3530万元,税金900万元。
1.5招商合作方式
1.5.1合作方式:独资、合资(任选)
1.5.2联系单位:
1.5.3联系方式:
1.6项目评价
利用农作物桔杆等剩余物开发生物质发电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地可利用的生物资源丰富,本项目投资见效快,效益好,项目可行。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世界能源开发现状
2.1.1生物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几百年前,人类利用的能源是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目前,全世界年消费能源已超过150亿吨标准煤。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按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到下世纪中叶,全球主要化石能源将所剩无几。同时,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能作为自然界的第四大能源,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因此,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开源节流,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种类很多,从技术成熟度看,生物质能发电是最具推广潜力的一种,在国外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近三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朝阳产业。
2.1.2我国生物质发电是近几年来才正式开始发展,且来势十分迅猛的朝阳产业。2005年底,首家中型气化(5000千瓦)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江苏兴化投入营运。2006年底,首家大型直燃(2.5000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在山东单县投入营运。目前待建在建项目已近百家,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河北、广东等省。仅国家电网公司属下的中国国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底已核准项目29个,并网发电4个。该公司已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着力于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建设,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开发生物质发电200万千瓦,而我国“十一五”规划生物质发电规模为550万千瓦。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利用农作物秸杆、林业废弃物、城市及工业有机废弃物、畜禽类便等生物质燃料来发电,具有四大优势:
2.2.1是实现能源有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电力主要靠煤电,约占发电总量的70%。但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为了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我国电力安全的一个战略性的布局和实践。实际上,我国于2005年开始发展生物质发电,而“十一五”规划全国生物质电力将达到550万千瓦。为此,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2.2.2是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需要。大规模的煤电造成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而生物质能属于清洁能源,平均含硫量仅3.8%,不到煤炭的四分之一,其二氧化硫的排放属于自然界正常的碳循环,不形成污染。利用生物质燃料取代煤炭发电,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农作物秸杆等农村废弃物给农村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废弃的秸杆严重影响村容村貌,造成环境污染。直接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和消防隐患危害更大。
2.2.3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收购秸杆等农林废弃物如果按均价200元/吨,建一个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厂,年可发电1.6亿千瓦时,需生物质燃料20万吨左右,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40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