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复习题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 理 学 复 习 题
一、简答题:
有机磷酸酯中毒机制和解救药物是什么?
答: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为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亲电子性的磷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中丝氨酸的羟基形成共价键,生成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不易水解,从而使胆碱酯酶难以复活。当中毒时间过长,则磷酰化胆碱酯酶的磷酰基团上的烷氧基可能断裂,或由于中毒酶的蛋白质部分发生了立体结构改变,使中毒酶不能活化。此过程称为酶的“老化”。所以急性中毒时应及时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使胆碱酯酶在老化前就被活化恢复功能。
解救药物:阿托品,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免疫抑制剂和增强剂有哪些药?
答:①环孢菌素:可抑制T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
④硫唑嘌呤: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喋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
免疫增强剂有:胸腺素(胸腺肽)、左旋咪唑、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iRNA)、转移因子、其它中药免疫增强剂。
3、.简述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用药注意事项。
⑴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⑵适应症:替代治疗;严重感染或炎症;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休克;血液病:可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局部用药: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⑶不良反应: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诱发或加重感染;抑制或延缓儿童生长发育;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诱发或加重溃疡;眼部晶体后部包囊下白内障,影响房水回流造成青光眼;欣快、易激动、失眠等。
⑷用药注意事项①合理的给药方法;② 严格掌握适应症;③ 应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④ 一般感染不要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感染中毒时,必须与足量的有效抗菌药物配合使用。⑤ 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要增加蛋白质、钙剂和维生素D;⑥ 停用中应注意事项:血沉、血象、血压、血钾、血钠、体重、胸片;不能突然停止用药,要逐渐减量;⑦ 孕妇应慎用或禁用;⑧ 病毒性感染应慎用。
4、分析细菌产生抗药性的机理,并举例说明。
①产生灭活酶
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类)
钝化酶(合成酶) 如乙酰/磷酸/腺苷转移酶,转转移相应基团结合至- NH2 /- OH (氨基苷类)
②降低外层结构的通透性(渗透障碍)
降低膜通透性 外膜孔道蛋白 改变细胞壁的孔道功能或细胞膜的能量
③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
④增强主动外排系统
⑤改变代谢途径 如磺胺类
5、何谓二重感染,哪些抗生素可产生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广谱抗生素:头孢、广谱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如何防治?
预防:在应用青霉素前,应问清病人曾否用过青霉素,有无过敏反应史,对近期用过青霉素者应了解确切的时间。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末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末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对于虽皮试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有胸闷、头晕、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出现,也不应注射青霉素类药物。
救治:应注意试验本身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皮试前应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械。皮试期间应密切观察,如发生休克,应立即肌内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毫克(小儿酌减),必要时数分钟后可重复注射一次或进行静脉、心内注射。并根椐需要进行输液、给氧、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升压药和其它必要的急救措施。
8、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
作用机制:PPI本身不能直接抑制质子泵,因其本身是碱性,只有在酸性环境下,才能转化为活性物质。PPI的药效随胃内酸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所以其抑酸作用有自限性,即PPI→抑制质子泵活性→胃内pH升高→PPI活化速度降低→抑制质子泵作用减弱→抑酸作用减弱或消失。
9.目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方案有几种?
⑴抗消化性溃疡病药:如含铋制剂,H+-K+-ATP酶抑制药,硫糖铝等;抗菌效力较弱,单用疗效差。
⑵抗菌药: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氟哌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类、氨苄西林等;
必须2-3药连用才有效。
10、以下诸药为何能治休克,不同原因休克如何选药,注意事项是什么?(1. 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