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县中药材产业化工作调查报告.docx

发布:2018-01-18约3.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县中药材产业化工作调查报告  xx县位于xxx交界地带,地处xx山脚下的xx江源头。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山区实际,注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合山区特点的各类开发项目,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区和农业部无公害示范县,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发展中药材产业是立足xx县生态资源优势,主动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随着国家农业税减免和取消,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xx山贡菊的种植面积已达xxxxx亩,示范基地x个,产量xxx吨,亩均收入超万元,产值过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中,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发展经济林的重点进行规划部署,加快了中药材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已发展了杜仲、银杏、苦丁茶、山茱萸、厚朴等xxxx多亩,再加上广为种植的贡菊和多种菌类药材,全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优势。在政策引导和扶持方面,县委、县政府明确把中药材发展提升到产业化的高度,鼓励多渠道投资、多形式开发。一是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两年的基础上,决定在后续项目的实施中,进一步加大中药材种植比重,科学规划设计,重点部署下达。让山区农民在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还能在发展中药材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抓住省级山区经济发展重点扶持县的机遇,编制一批中药材开发项目,多方争取资金和技术扶持。三是利用xx县被列入农业部无公害示范县的机遇,把发展无公害中药材作为药材基地建设重点,不断加快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四是成立xx县中药材GAP种植基地项目领导组,负责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落实工作,计划在全县20个乡镇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二、立足资源,培育产业  xx县位于亚热带中部地区,属xx深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具有春秋短、夏冬长的特点。境内东南西三面县界由xx山、xx山和xx山脉环抱,形成有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的地貌,具有适宜于多种木本和草本药用植物生长的小气候,有利于各类药用植物的生长,是多种珍贵药材的资源库。同时,山多土肥,为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资源,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9%以上,自然肥力较高,是建立人工栽培药材基地的理想土壤。所有这些,都为中药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xx县药源丰富,可谓山山有药,峰峰有宝。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当地所产药材不仅品种众多,而且品质优良,很多都是珍贵药材。多年来,广大药农在采挖野生药材的同时,还因地制宜栽培山茱萸、木瓜、菊花、厚朴、杜仲等药材,利用禾杆、杂柴接种茯苓、猴头、香蕈等菌类药材,改变了单纯采挖野生药材的传统习惯,给中药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初步调查,xx县已知可供药用的植物有xxx科、xxx种,且多为常用药材。其中常年收购的药材有:山茱萸、厚朴、马勃、木瓜、菊花、半夏、虎杖、百合、杜仲、前胡、乌药、活血藤、垂盆草等100余种,中药材平均年收购量约xx万公斤。同时,还销售猕猴桃、松脂、葛粉、山苍子油、竹沥油、黄荆油、木榧、松萝茶、五倍子、白果等17种有药用价值的产品xxx多万公斤,年销售额达xxx万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无可比拟的药材资源,加之,xx县万亩黄山贡菊开发的成功实践,为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也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xx县药材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  一是重采挖捕捉,轻资源保护。长期以来,山区药农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药材资源的保护,对珍贵药材乱挖乱捕。据调查,休宁出产的辛荑、厚朴、石耳、灵芝、白果、木瓜、石斛、榧子、猕猴桃、香獐、麂子、鹰嘴龟、娃娃鱼、穿山甲、香灵猫、白花蛇、蕲蛇等近30种畅销药用动植物,目前普遍出现资源减少,产量下降的趋势。前些年人工种植的数万株杜仲虽已生长成林,但被砍伐损失较多。一些地方大片集中的望春花资源,也大部分被砍掉。有果中之王美誉的猕猴桃,也因砍藤摘果,使产区逐年缩小,产量由过去的年产50万公斤下降到现在的20万公斤。  二是重野生利用,轻基地建设。药材基地建设,是休宁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多年来,对中药的引种和栽培,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收效不大。一些药材基地,因管理跟不上而荒废。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没有建立起一支有专业知识、精通药材栽培技术的技术队伍,制约了中药材基地建设。目前,除少数品种建立了较集中的生产基地外,其它药材则很少栽培和发展。  三是重原料出售,轻产品加工。xx县山区历来习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