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平差基础》考试大纲.doc

发布:2017-04-23约2.6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量平差基础》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 ? 该课程是测绘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应用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观测数据,为观测数据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二.考核目标 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对平差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和对基本原理、基本公式的掌握程度. 以及能否灵活准确地应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 第一章:绪论 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区别;了解平差的简史和发展. 2.??? 课程内容:观测误差;平差的发展简史;课程任务和内容. 3.??? 考核知识点: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的概念. 4.??? 考核要求:准确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何减弱、消除其影响. 第二章:精度指标和误差传播 1.???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偶然误差的规律;掌握衡量精度的各个指标; 2.??? 课程内容:偶然误差的规律;衡量精度的指标, 32.??? 考核知识点:偶然误差的规律性,精度、准确度、精确度的概念和描述对象 第三章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协方差传播率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掌握权的含义及定权的方法。 2考核知识点: 协方差传播率在测量上的应用;定权的方法. 3. 考核要求:结合测量的实际应用,广义传播律的综合应用. 第四章: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1.???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平差原理;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2.??? 课程内容: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的条件方程;参数估计与最小二乘原理. 3.??? 考核知识点:各种控制网必要观测量的确定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作用,最小二乘原理. 4.??? 考核要求:结合测量的实际问题对最小二乘原理深入理解. 第五章:条件平差 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条件平差法方程的应用原理;掌握水准网、测角网的条件平差的方法;掌握单位权方差的估值公式的应用方法. 2.??? 课程内容:条件平差的原理;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的条件方程;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3.??? 考核知识点: 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条件方程的列立,条件方程线性化. 4.??? 考核要求:学生应深刻掌握如何列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条件方程,并进行平差和精度评定,掌握条件平差的计算内容、经计算过程和方法. P81-83 P89 第六章: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1.???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基础方程并对其求解;了解单位权方差和协因数阵的计算方法. 2.??? 课程内容: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原理;基础方程和它的解;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3.??? 考核知识点:列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基础方程并求解。 4.??? 考核要求:能够对附有参数的条件方程的基础方程进行求解和精度评定. 必要观测量,多余观测量、参数个数,函数模型。 第七章:间接平差 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间接平差原理;掌握间接平差参数个数和参数的选取;掌握水准网、测角网和测边网间接平差的方法. 2.??? 课程内容:间接平差原理;间接平差的观测方程、误差方程; 水准网、测角网和测边网间接平差方法. 3.??? 考核知识点:列间接平差的误差方程; 水准网、测角网和测边网间接平差和精度评定. 4.??? 考核要求:对水准网、测角网和测边网能进行间接平差和精度评定,掌握间接平差计算过程和方法. 第八章: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掌握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基础方程并对其求解;了解单位权方差和协因数阵的计算方法. 2.??? 课程内容: 附有限制的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基础方程和它的解;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 3.??? 考核知识点: 列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基础方程并求解. 4.??? 考核要求: 能够对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基础方程进行求解和精度评定. 参数个数、必要观测量、多余观测量、限制条件个数、法方程的形式 第九章:概括平差函数模型 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概括平差的基本原理;掌握基础方程和求解;掌握概括平差的精度评定方法. 2.??? 课程内容:概括平差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概括平差的基础方程和解;概括平差的精度评定. 3.??? 考核知识点:概括平差的基础方程和求解方法. 4.??? 考核要求:能够列概括平差的基础方程并求解. 第十章:误差椭圆 1.???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点位误差的计算方法;了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