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发布:2016-12-29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贵中学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共9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 1.右图所示图片反映了商朝政治的显著特点是 ( ) A.崇信各种鬼神,敬奉鬼神 B.商王依靠卜人、巫师等管理国家 C.王权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王权带有神权色彩 D.神灵冥冥之中主宰商王朝的命运 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周王的妻妾 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妻(正室) 三哥(20岁),四哥(14岁) 妾一 大哥(25岁) 妾二 二哥(22岁)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其中,“最长久”的主要原因是周朝实行了(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4.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5.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发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看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变化是( )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6.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由山东省承办。在全运会期间,出现了这样的宣传口号“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7.西周分封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使各属国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C.巩固了西周王室的位置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8.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 .等级森严 C. 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 10.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复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 ) A .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2.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 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 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郡县化 1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4.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初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与地方职责分明 15.据《史记、平津侯全文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16.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度 17.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