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pdf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第1页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9月10日,全国
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
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
2019年6月2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中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
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
见》中表明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德
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
发展奠基。可见,国家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又有了新的要求,
对新时代人的素养有了更为丰富的需求。
(二)教育领域进入素养养成时代
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此次普通高中课程
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的需要、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的需要。此次修订工作反映了先进教
育思想和理论,高度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新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要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
础。新的课程标准在文本结构上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
这次修订,各学科凝练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
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
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
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
1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第1页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第2页
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次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
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引导教学
更加关注育人目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
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可见,教育领域自身在不断进行转型。从过去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到
提出三维目标,注重能力的养成,再到如今关注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一
个新的历史节点,进入素养养成型时代,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创新型人才培
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数量关系占据数学学习的重要位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前言中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可见,数量关系在数学学习的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揭示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
联系,并以数量关系式来表示的量与量之间的联系。它为小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
题指出方向,提供基本方法,形成一种策略,是一种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数量关系的学习具有层次递进性。按照教材的编排逻辑,学生在低年级时先
学习简单数量关系,掌握基本数量关系的问题结构,到中高年级时再学习复合数
量关系、特殊数量关系。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解决实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