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V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打破大锅饭,调动积极性 凤阳县三年三大步 华西村 小有教——孩子从幼托到中学全部免费; 房有包——所有村民的住房全部由集体负责分配; 病有报——看大病小病全部报销 食有供——村委会为每位村民提供一年3000多元的补贴; 行有车——村子为每个家庭配一至两辆小轿车。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 开始标志: 影响: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最新全球5大金融中心排名: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深圳。 上海 改 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 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 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内容: 基本任务: 中心环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厂里的工人上班八点钟来,九点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向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该厂当年亏损147万元。 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2009年海尔集团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上缴国家利税约35个亿! 改 革 开 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改 革 开 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 点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 厦门 深圳 珠海 海南 汕头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1985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改 革 开 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 点 线 沿海开放城市 P44 2010年2月21日,由全球著名的毕马威咨询公司参与制定,法国巴黎大区投资促进协会发表公布的“世界最具吸引力”城市排行榜中,英国伦敦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上海。上海拥有的现代化研究中心数量和写字楼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首都伦敦。 改 革 农村 城市 开 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 点 线 面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内地 环渤海经济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 厦漳泉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P44 海南 浦东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对外开放格局 点 线 面 特点: 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背景不同: 目的不同: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近代的开放使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 近代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 科教领域 对外政策 经济体制 思想路线 工作重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或现代化建设) “左”倾思想 实事求是 封闭保守 对外开放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单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向市场经济过渡 轻视知识、践踏人才 文革十年 改革开放后1992-2001 单位(亿元) 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近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对比表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经济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动乱的十年 (1966—1976) 曲折探索十年 (1956—196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开始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走苏联道路 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农村 城市 课堂小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