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和平饭店.ppt

发布:2018-10-12约5.57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EACE HOTEL 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上海地标性建筑) 上海南京东路口的两幢大楼都称为和平饭店。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饭店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1929年,犹太商人Victor Sassoon构思并创建了名为“华懋饭店(CathayHotel)”的酒店,这就是后来的和平饭店。 当时由芝加哥学派哥特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师Palmer Turner设计,以一个海拔77米的绿色铜护套屋顶为最大特色。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位于南京东路北面的过去称为“北楼”,原名华懋饭店也称“沙逊大厦”,建于1929年,总高77米,共9层,地下有一层,临黄浦江一面则有13层,有装饰艺术的风格和芝加哥学派的哥特式风格。由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懋地产建造,当时曾被称为“远东第一楼”。建筑委托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在1926年启建,并于1929年9月5日落成。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都是外滩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位于南京东路北面的过去称为“南楼”,原称汇中饭店。其曾与礼查饭店同为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建筑由由玛礼逊洋行的建筑设计师高脱设计,1908年竣工,高6层、30米,建筑面积11607平方米,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属于新文艺复兴式样,大面积白色面砖外墙,以红砖腰线分割,底层则为石砌外墙。 建造历史   解放后,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起名和平饭店。2007年4月1日起和平饭店暂停客房预订业务,为上半年即将开始的全面停业改造做准备。作为外滩万国建筑群及上海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张重要名片,一时间,这座百年饭店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并且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酒店文化怀旧热。历经三年的大规模修缮后,饭店的外立面、大理石地面、雕花屋顶、大厅中的古铜镂花吊灯等有“和平文化”的经典元素都被悉数保留,而服务质量则进一步升级,成为无可厚非的“世界经典酒店”。 2010年7月28日,历经三年修缮,耗资5亿港元,已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滩标志性建筑、曾有“远东第一楼”之称的和平饭店正式恢复营业。翻新后的饭店虽然中文名称保留了“和平饭店”,但英文名称却更改为“Fairmont Peace Hotel”(费尔蒙和平饭店)。装潢典雅的客房及套房将现代化科技和最为奢华舒适的住宿设施相结合,为您呈现无与伦比的酒店之旅。奢华套房或极品套房可尽览黄浦江及外滩万国建筑美景;闻名遐迩的九国特色套房记录了旧和平饭店的不朽传奇;另外,位于顶楼的沙逊总统套房,曾经是饭店原创始人Victor Sassoon居住过的地方。 特色 解放后,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起名和平饭店。和平饭店对客房、餐厅等进行了更新改造,焕然一新,而建筑风格仍保持了当年的面貌,使下榻于此的宾客仿佛置身于时间隧道,在现代与传统、新潮与复古的融合、交错中浮想万千。 爵士吧,典型的英国乡村式酒吧,以老年爵士乐队的演出而闻名。和平老年爵士乐队里的这六位乐手平均年龄都在七十五岁以上,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成为和平饭店的保留节目。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希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芬兰、西班牙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中外来宾都曾莅临。 龙风厅电话亭龙风厅电话亭,此处建筑为圆穹顶,采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声波回音原理和平饭店设有18个中、西餐厅、酒吧、宴会厅、多功能会议厅,可以满足宾客举办各类宴会、酒会、冷餐会、会议的需要。菜肴品种丰富,中餐供应上海菜、广东菜、四川菜三帮菜肴,尤以上海菜驰名沪上。西餐以法式看家,由法国大厨主理。会议厅会议设施齐备,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投影仪、同声翻译系统等一应俱全,是理想的会议场所。 餐饮部又分为茉莉吧、龙凤厅、西餐厅、爵士吧、CIN CIN酒吧、VICTORS、宴会厅,每个餐厅都各具特色。 茉莉吧 ,为您提供中西各式茶点,另有独具特色的下午茶; CIN CIN吧,很有现代气息的酒吧,在这里,您能在上百种酒中挑选您喜欢的一支,再配上一支雪茄,享受奢华的生活; 爵士吧,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老年爵士乐队的激情不减的演奏中获得最深的感触与激情; 龙凤厅,是上海闻名遐迩的高档中餐厅。供应最经典的上海菜和粤菜。位于和平饭店8 楼,经典奢华的风格及氛围,是怀旧迷人的待客和商务交往场所。共设有四间私人包厢。 华懋阁,其前身是1933年设立的“扒房”,是沙逊爵士和世界各地的富绅们享受美味的地方,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是上海顶级餐饮场所,国际政要、名人、名流都聚集于此。现改为欧陆西餐厅。? 爵士吧 历史沿革 1854年(清咸丰四年),和平饭店南楼的创办,名为“中央饭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