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工艺规程.pdf
淬火工艺规程
一、淬火前的准备
1、检查工件表面,不允许有碰伤、裂纹、锈斑、油垢及其他脏物存在,油
垢可用碱煮洗,锈斑可用喷砂或冷酸清洗。
2、准备淬火所用的工具,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3、检查控温仪表指示是否正确。
4、工件形状复杂的,其中有不需要淬硬的孔眼、尖角或厚度变化大的地方,
为了防止变形和淬裂的危险均应采用堵塞或缠绕石棉的方法,使工件各
部分加热及冷却温度均匀。
5、要求工件表面不允许有氧化脱碳现象,要用硼砂酒精溶液涂覆。
二、淬火规范
1、加热温度
(1)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30~50℃,一般在空气炉中加热比在盐浴
3
中加热高10~30℃,采用油、硝盐淬火介质时,淬火加热温度应比水淬
提高20℃左右。
(2)共析钢、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30~50℃,一般合金钢淬火加热
1
温度为Ac或Ac+30~50℃。
13
(3)高速钢、高铬钢及不锈钢应根据要求合金碳化物溶入奥氏体的程度选
择。过热敏感性强及脱碳敏感性强的钢,不易取上限温度。
(4)低碳马氏体钢淬透性较低,应提高淬火温度以增大淬硬性;中碳钢及中
碳合金钢应适当提高淬火温度来减少淬火后片状马氏体的相对量,以
提高钢的韧性;高碳钢采用低温淬火或快速加热可限制奥氏体固溶碳
量,而增加淬火后板条马氏体的含量,减少淬火钢的脆性。另外,提
高淬火温度还会增加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
2、加热方法
(1)模具:室温进炉或300—400℃进炉,并在550—600℃时等温一段时
间。
(2)弹簧或原材料(调质处理),可在淬火温度时进炉。
3、保温时间
加热与保温时间由零件入炉到达指定工艺温度所需升温时间(ι),透热
1
时间(ι)及组织转变所需时间(ι)组成。ι+ι由设备功率、加热介
2312
质及工件尺寸、装炉数量等因素决定,ι则与钢材的成分、组织及热处理
3
技术要求有关。普通碳钢及低合金钢在透热后保温5~15min即可满足组织
转变的要求,合金结构钢透热后应保温15~25min。高合金工具钢、不
锈钢等为了溶解原始组织中的碳化物,应在不使奥氏体晶粒过于粗化的前
提下,适当提高奥氏体化温度,以缩短保温时间。
4、加热速度
对于形状复杂,要求畸变形小,或用合金钢制造的大型铸锻件,必须控制
加热速度以保证减少淬火畸变及开裂倾向,一般以30~70℃/h限速升温到
600~700℃,在均温一段时间后再以50~100℃/h速度升温。形状简单的中、
低碳钢、直径小于400mm的中碳合金结构钢可直接到温入炉加热。
5、冷却
(1)根据不同钢材的种类选择冷却方法(见《热处理手册》—工艺基础P161—
162)。
(2)冷却水温不可超过40℃。
(3)当工件冷却到300—400℃时,水的冷却能力太强,易使工件淬裂,尤其是
当工件过热更易发生淬裂现象。
(4)工件在水中应作上下左右移动或将水强力搅动。
(5)淬火油应保持在20—60℃。
(6)油池应保持洁净,经常消除盐渣或污浊杂质,一般2—3应进行换新或过滤
处理。
6、淬火介质
(1)按照淬火介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