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第三章三角形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认识三角形(1)学习活动单
班 级: 姓 名: 组 名:
授课时间 2013-03-26 课型 新授 编写 魏军林 审批 数学教研组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自主学习,基础达标】
1, 预习书62-64页
2, 思考 :
(1)什么叫三角形?
由不在 上的三条线段首尾 相连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基本构造
①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②两条边相接的点叫做三角形的
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
(3)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关系。
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 ;
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4)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三类: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问题导引,交流展示】
1,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 在△ABC中,
(1)=
(2)=
(3)=
(4)若=55那么= =
【课堂检测,反馈小结】
(1)判断:①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
②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2)在△ABC中,①∠C=70°,∠A=50°,则∠B= 度; ②∠B=100°,∠A=∠C,则∠C= 度;
③ 2∠A=∠B+∠C,则∠A= 度。
(3)如右图,在△ABC中,∠A=°∠=°∠=°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 )
∴ ,∴= ,∴=
故∴∠A= ,∠B= ,∠C=
(4)在△ABC中,若∠A=78°36′,∠B=57°36°,则∠C=_______.
(5)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①30°和60°( ); ②40°和70° ( )
我的收获与发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与思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3.1认识三角形(2)学习活动单
班级_______ 组名 ______ 姓名_______
授课时间 2013-03-26 课型 新授 编写 魏军林 审批 数学教研组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掌空间观念、推 理
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
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小于 第三边”。
学习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
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思考: ①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
②三角形的基本构造 ③三角形的分类
【自主学习,基础达标】
(1)预习书66-67页
(2)思考①什么叫等腰三角形?什么叫等边三角形? 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如图,已知AD⊥BC于点D,DE⊥AB于点E,则图中有 个三角形, 个直角三角形, 个锐角三角形, 个钝角三角形;以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个,它们分是 。
(4)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