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中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docx
PAGE
1-
医疗保健中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
一、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1)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80%的卫生服务需求发生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而基层医疗机构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场所。例如,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在2019年共提供医疗服务约24亿人次,占全国总服务量的60%以上。基层卫生服务的加强,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慢性病、传染病等常见疾病,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
(2)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我国为例,近年来,通过加强基层健康教育,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比2015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此外,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监测、病例报告、健康宣教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3)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降低医疗费用。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石,其服务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缓解大中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国总诊疗人次的63.3%,住院人数占比为32.9%。此外,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等工作中,通过合理引导患者就医,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
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1)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这一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医疗服务。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其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使其能够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性病管理任务。例如,在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人次超过24亿,其中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人次占比达到60%以上。最后,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2)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了“哨点”作用,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政府举办的机构占比达到85%以上。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预防保健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以我国为例,近年来,通过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3)在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例如,2019年,我国共投入1000多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基层医疗服务条件。二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据统计,2019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已覆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三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例如,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
(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确保居民在基层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已超过100项,覆盖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例如,在疫情防控中,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加强发热门诊建设,有效提高了对新冠病毒的早期识别和隔离能力。
(2)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这包括定期开展健康体检、疫苗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以某市为例,该市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率、疫苗接种率等指标的大幅提升。此外,基层医疗机构还承担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任务,有效降低了居民因病致贫的风险。
(3)最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健康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