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轴承钢分析和总结.docx

发布:2024-05-31约2.5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轴承钢冶炼控制

一,轴承钢冶炼控制重点

轴承钢冶炼控制重点在成分控制、全氧含量的控制、夹杂物的控制、以及残余元素的控制。

1)成分控制,以GCr15为例,要求成分严格按照目标控制,C含量要

求严格按照中限控制,国标C含量0.95%-1.05%国标P要求控制在0.025%以下,多数钢厂P要求控制在0.015%以下,保证钢水具有较好的洁净度,对于S要求不是很严,国标要求S在0.025%以下,对于S含量控制要求不是很严,多数钢厂对S含量控制有下限要求,一般控制在0.005%-0.025%之间主要因为S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钢的切削性和光洁度。2)全氧含量控制,国标对全氧含量要求有如下要求,对于模铸钢要求全氧含量不大于15ppm,对于连铸钢要求全氧含量不大于12ppm,因此全氧含量是冶炼浇注过程控制重点,对于钢的全氧含量控制主要有几个关键控制因素,转炉终点C含量控制与出钢挡渣控制、精炼冶炼过程脱氧以及夹杂物的控制,以及铸机保护浇注的控制。

转炉终点C含量控制与出钢挡渣控制

查阅相关资料因轴承钢C含量要求很高一般控制在0.95%以上,转炉采用双联法高拉碳出钢法冶炼(首要考虑铁水P含量情况,对于轴承钢因P要求很严,因此对于铁水中P含量要求很严,结合50钢高拉碳试验,从试验结果看转炉终点C含量控制在0.22%左右,终点P含量控制在0.012%,考虑轴承钢对于P的要求不大于0.015%且合金量

大,合金增P多,因此终点P含量必须控制在0.008%以下,否则很易出现P成分出格的情况发生,考虑转炉脱P率在90%左右,因此铁水P必须控制在0.080%以下,而我厂铁水P含量一般在0.100%以上,对于高拉碳冶炼不利,因此必须对铁水先脱P,可以采用双联法高拉碳出钢法冶炼。)可以有效降低钢水中氧含量。此为较好的转炉出钢挡渣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转炉出钢过程下渣量,有效减少钢水因下渣的回P量以及钢水氧含量,减轻了精炼冶炼过程脱氧负荷,能够使精炼快速造好黄白渣,精炼过程有较长的夹杂物去除时间,能够有效降低钢中全氧含量。

精炼冶炼过程脱氧以及夹杂物的控制渣系的控制

本钢集团公司炼钢厂

造渣材料采用活性石灰、精炼渣(主要成分%:42~50CaO、4~6SiO2:、40~46A12O3,),造渣过程加铝粒、碳粉进行扩散脱氧,要造出还原渣,在保证渣流动性的条件下,控制渣碱度(CaO)/(SiO2)6和渣中FeO+MnO≤1%。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CaO

SiO2

Al2O3

R

TFe

50-60

13-18

15-20

≥3.5

≤1

江阴兴澄

CaO SiO2 Al2O3 R TFe+MnOMgO

55-62 10-20 15-25 ≥3.0 ≤0.5 5-12

在冶炼过程中注意渣的颜色变化,渣的颜色可能是黑色、褐色、灰色、绿色、黄色或白色,它们之间有许多细微差别。渣颜色的变化随着渣子的还原程度从黑色到白色。黑色:W(FeO+MnO)2渣的氧化性很强,不具备还原功能,需要进行强烈的还原脱氧;灰色到褐色:W(FeO+MnO)一1%~2%,渣的氧化性较弱,但还需要进一步地还原;白色到黄色:这种渣子还原得较好,黄色表明发生了脱硫,这种渣冷却下来后会碎裂成粉状;绿色:渣中有氧化铬。

西宁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在LF精炼中,精炼渣具有脱氧、脱硫的作用,而精炼渣泡沫化后,可以进行埋弧操作并且稳定电弧,保护炉盖等耐火材料,且具有提高热效率、吸附夹杂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条件是要具有合理成分结构的精炼渣,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精炼渣的碱度、氧化性(FeO+MnO)及Al2()3对钢液的脱硫、脱氧及夹杂的去除有很大的影响。高碱度渣具有较低的氧势和较高的CaO活度,有利于脱硫,但碱度过大,精炼渣的熔化温度升高,黏度增加,造成精炼渣流动性恶化,直接影响精炼脱氧和脱硫效果。特别是对轴承钢来说,渣中CaO活度增加,会使点状夹杂增加。研究表明,合理的碱度为2.0~2.5。

方案

CaO

SiO2

Al2O3

R

TFE+MnO

MgO

1

46-50

20-24

10-15

2-3

≤0.5

14-18

从上述数据看国内钢厂对于轴承钢冶炼精炼渣系上主要有2种趋势即高碱度高三氧化二铝渣系及低碱度低三氧化二铝含量高MgO含量渣系,查阅文献中该2种渣系钢中全氧含量及夹杂物都能控制在较好水

平,但高碱度高三氧化二铝渣系容易产生B、D类夹杂查阅相关文献高碱度高三氧化二铝渣系B、D类夹杂较低碱度渣系在夹杂物评级效果要略差。同时部分钢厂采用碱度先高后低控制三氧化二铝含量在15-18%左右。对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